群里读文20240829

群里读文20240829

2024-08-29    53'17''

主播: 🎶心兮若云

218 2

介绍:
20240805“雲之梦”早间荐读文字:       记得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中的常态,烦恼和痛苦总是相伴人生时,我们便没有必要自怨自艾。”不可否认,社会并非象牙塔,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苦难,都有自己需要面对的难处。这些困难也许是在几年内,或者是几件事情连在一起,使人快速成长。毕竟,在这漫长的人生里,要紧处只有那几年的光阴。      但对于余华小说《活着》里的福贵来说,却不是这样。他的苦难不是阶段性的,也不是只有一件或两件事情堆积起来的,他的苦难像是一条河,不缓慢也不湍急,却贯穿着他的一生。作者余华转动着笔尖,将福贵一次次推向命运的深渊,每一次的苦难,都足以让人窒息。悲惨的命运一次次地降临在他的身上,身边的人接二连三地死去,直到最后,只剩一头老牛和他相依为命。但这位年迈的老人,却以更加洒脱和坚强的心态活着。      我们都在活着,也许有人活着的体验感十分真切,有人活着的体验感像踩在棉花上一般,轻飘飘的,看不见来时的路,也找不到去时的归途。但无论是哪种体验感,总有一天,每个人都会结结实实地摔在地上,摔在铺满碎石子的地上,当膝盖磕出了血的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在活着。春天的时候,站在玉兰树下仰望天空,那时候,万物都是平等的,我们也一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过你想要的生活,才不枉此生。      ——摘自网络文字 [玫瑰][咖啡]古文赏读: 《孙子兵法.计篇》 春秋:孙武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矣。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20240827“雲之梦”早间荐读文字: 自古以来,秋是悲伤的象征,是没落的表现,是人生愁绪的晴雨表。屈原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在《燕歌行》也有同样的诗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自然界万木萧条落叶纷飞,首先映入人的眼帘,自然界的物象使人产生了心灵的共感,由宇宙的四季自然联想到人生的四季,“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秋叶飘零,及物及人,悲从中来,正如陆机《文赋》所言“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物之枯荣引发心之悲喜。愁,心之秋也。诸如李白“人烟寒桔橘,秋色老梧桐。”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柳永“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孟浩然“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元萨都刺有五绝云“秋风吹白波,秋雨鸣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唐朝诗人马戴更把这种愁绪推到极致,“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羁旅他乡,忽见落叶纷披,秋气袭人,孤灯独坐情思顿生,纵使少年也添老。 空园白露,孤壁野僧,极为清寒寂寥之境,沧桑至极,欲说还休。杜子美《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常年在外,忽逢秋叶飘零,联想身世之苦,多病的时节,失落的人生,他的满腔愁绪劈空而来,万里与百年,无涯的空间与飘渺的时间,艰难苦恨,潦倒新停,尽付昏昏浊酒滔滔江水。他的《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旅居夔州时期,飘摇难料的身世,颠沛流离的老境,欲济无楫的失意,国难家愁与秋的荒凉冷落浑然一体,苍凉的悲壮,苍茫的愁绪,排山倒海,风云变幻,动荡不安,正如“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在“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之际,诗人酬志无门,只能游于江渚之上,当他体验了底层的苦难,便获得了精神的回归,“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