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古镇该有的样子,真正的诗意江南!

这才是古镇该有的样子,真正的诗意江南!

2017-07-21    06'49''

主播: 文小话

924 24

介绍:
大家好,我是路遥,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镇——芦墟镇。位于苏浙沪的边界、江苏省吴江市的芦墟,是个具有2500年历史、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这里曾是春秋末年吴、越相争的边界,吴国水军在此留下“伍子滩”、“点将台”等史迹地名,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享来自文旅作家应志刚的一篇游记《活着的诗意江南》。 走进芦墟古镇,仿佛回到了20年前我曾经生活的老城厢。 骑楼的这边,是拥堵的集市。 说是集市,不过三四家店铺,七八个小贩露天经营,用篷布搭了个凉棚,多是乡下的农民挑担过来的菜蔬,也有一家肉铺,几爿肉鲜亮地招摇着苍蝇。 生意最火爆的,当属老镇上唯一的一家馄饨店。街上的人都说这家店的馄饨好吃,有百年历史。尝了两个,有些失望。 穿过骑楼,是以前的老城厢。一条市河将城分成两半,两岸的房屋与市河隔着一条窄窄的马路,各种年代的建筑安然共存。 上了年岁的老房子,已经破败,但看得出当年的阔气,雕砖的门楼里,天井、庭院,一进连着一进,门窗、斗梁上都有雕花,讲述着当年的气派。 这些老房子,有着典型的清、民时期的风格,二楼的美人靠或是护栏,缕空的图案依稀可辨,大抵是一些财运亨通、花好月圆的故事。 站在底下往上看去,你能想象当年主人的意气风发,或是女人、小姐们慵懒的姿容。 古镇的马路顺着河道蜿蜒,走着走着会看见一处过街楼。阳光下向前望去,幽深昏暗,若不是尽头的光亮提示,会令人误会到了路的尽头。 进去,恍惚走在了时光隧道里,忽明忽暗一段段交织。 暗的地方原先是商铺,亮的地方,是商铺间留出的河埠头,或是古朴的驳岸。整个甬道在这样的初夏,阴凉中挟裹着淡淡的水气,很是惬意。 镇上的老人说,以前古镇的过街楼都是成片连在一起的,两旁都是做买卖的商铺,居民走在街上不用担心风吹雨淋。 不过,现在过街楼里做买卖的,多是售卖小百货的杂货铺,陈旧的像是历史,由不得人想起几十年前,街上的供销社。 如果不赶时间的话,古镇值得你慢悠悠的走上一个下午。 高大的香樟树未经修剪,肆意生长在河的两岸,浓荫密布,不但为行人遮挡着炎炎夏日,更是为河道覆上了一顶油绿绿的华盖。 当你站在桥的中央,望着不知来自何方又去向哪里的河道,似一条没有尽头的绿色长廊,心内无端生发出人生苦短莫如就此停下的遐想。 当天仅寻访到一座古桥,始建年代无考,只知道重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桥额上的桥名、间壁上的楹联、券石上的碑文都已模糊不清。桥顶望柱上有四头石狮惟妙惟肖,注视着来往的过客和人间浮华。 市河的水从桥下缓缓淌过,汇入北面的北栅漾湖。桥畔经营杂货铺的老汉说,这座桥很早以前叫做泰生桥,因为桥边有座观音庵,所以改叫了观音桥。 早些年,这桥的石缝里还长着一株石榴,像这个季节,桥上一片翠绿,枝上花团锦簇,十分养眼。 至于这株石榴现在为何不见了,老汉没有搭理我,看见我举着相机对着他,突然提高了嗓门嚷嚷,“你不要拍我,这是我家!” 我倒是无心要拍他,只是受了他这一嚷嚷,心里有种莫名的情愫涌起。 是啊,老汉说得对,这是他的家,芦墟古镇是他的家,因为是在自己的家里面,他才有这般骄傲的拒绝的勇气。 我走过很多古镇,那些在古镇上充当“演员”的居民,他们不曾这般拒绝过我。 有时间一定要去芦墟古镇看看,走在历经千年风雨的青石板上,那段厚重的历史就这样揭开,每一寸光阴都浮动着莫名的气息。一切或许有心,一切或许无意,此时只需一把纸扇,就可以穿越千年,回到唐宋经年的流光里。相遇在某一个不知名的客栈,寻找最真实的故事,寻找故事里古老的痕迹,就算时光老去,我们也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