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弦的风骚》(二)大象无形

《七弦的风骚》(二)大象无形

2019-08-29    04'36''

主播: 四叶草~~

471 2

介绍:
七弦的风骚(二 )大象无形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古琴的身上,已经体现得几近圆融。 古琴的身长,一般都是三尺六寸五分,比喻一年的光阴;古琴的身宽,一般都是四寸,比喻一年的四季;一年共有十二个月,若是加上闰月,便会有十三个月份;而这个数目,又恰好是 一张古琴上作为音阶 的“徽”数的总合。 历代的琴人,都特别强调环境的优雅,因为只有在这种环境里,才能生动地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理念。所以,那些动人的琴声,便往往出现在半帘幽梦的窗前,一地银霜的月下,出现在芦花飞雪的水畔,烟岚笼罩的山林…… 众多的琴曲,都特别注重心 境的淡泊,因为只有在这种 心境里,才能充分地表达好“境由心造”的真髓。所以,那种澄澈的情感,便往往浸入了对历史的凭吊,对前贤的景仰,对亲情的怀想,对故人的挥别……。 在超尘拔俗的环境里,古琴的身影,更像一位隐逸的智者,饱学的长者,和待人亲和的尊者。他见惯了兴亡荣衰,经历过渔樵冷暖,但 是,古琴的声响却丝毫没有 被冷落江湖的情绪,七弦之鸣,幽而亮,宏而远,并且充满了气度与庄严。 当然,中国古琴的魅力,远远不止这一些。 在我们的文化生活里,一向有“琴棋书画”之说。的确,寄意抒情的琴曲,渊深海阔的棋枰,笔墨精良的书法,和浓淡相宜的绘画,以东方特有的行为方式,为我 们的生活注入了丰富的内 涵。然而,与棋、与书、与画所不同的是,也只有领衔于众艺之首的一个“琴”字,是以听觉诉诸于人们的感官,并让所有高尚的情绪,或恬静淡雅,或沉稳浑厚,或疏朗旷逸,在中国古琴的音色里,变成了美妙,化作了幽玄。 在艺术之门里,中国古琴形成了包括琴器、琴曲、琴 学、琴道、琴人等诸多内容 在内的古琴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中国古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乐器,而是一种修身正行的载体,而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化身。中国古琴,需要技巧,需要悟性,但是,它对琴人的学养有着更高的要求,它对琴人的品德有着更深的希望。古人说:“形而上者谓道,形而下者谓器。”中国的传统 文化,历来强调“道” 与“器”的统一,而中国古琴,正是体现这一东方理念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