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之巅的祝福
李虹
对泰山的向往由来已久,那是在中、小学的课本里,在清代姚鼎的《登泰山记》里,在杨朔的《泰山极顶》里,在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里,在冯骥才的《挑山工》里,在杜甫的《望岳》诗里。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神奇魅力,在我的心中充满遐想。
公元1997年7月1日,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也是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这一天,*****诞辰76周年;这一天,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一天,我怀揣着梦想,登上了泰山之巅,俯瞰广袤大地,聆听维多利亚港的潮汐,见证了辉煌的时刻。
我用拳拳的心音,走进五岳之尊——泰山,你用宽阔的臂膀迎接我,英俊魁梧,筋骨雄壮,像中华民族的脊梁,威武刚健,屹立东方;我在东岳庙(岱庙)的碑刻、汉柏中寻你,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穿越时空的隧道,映射出中华文明古国的绚烂与辉煌;我用感动的泪花,透视你的胸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中华民族历尽千辛万苦历练出的最深沉的精神力量。
这一天,第一缕阳光照在东岳庙的黄色琉璃瓦上,李斯碑的字迹从秦朝走来,铭刻着华夏的古老,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这一天,这缕阳光照在美丽的紫荆花上,香港——久别的游子重回母亲的怀抱;这一天,祝福*****建党76周年,祝愿香港回归,兄弟姐妹大团圆,祝愿天地、日月、山川,国泰民安!山,在欢呼,水在歌唱。
这一天,登山的队伍中,有系着红领巾的少年,红领巾映着红扑扑的笑脸,《东方之珠》的歌声缭绕在山谷间,“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我看到著名作家冯骥才笔下的“挑山工”,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红色的脸膛像秋天的红高粱,“之”字形的步履坚定有力,悠悠的扁担富有韵律,在过去与现实中切换。挑山工已不是清一色的男人,你看那身着花衬衫的女人,哼着歌,挑着担,一溜烟儿把人们甩在身后,不见踪影,只留下歌声萦绕回荡。
这一天的汗水是咸的,也是甜的,大汗淋漓**不止的时候,十八盘横亘在眼前,这是泰山最险处,1633级石阶,像两道山门云梯,直插云霄。我被这雄伟之势所慑服,双腿累得直打颤。这是一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感觉,使人惊恐。石阶的陡峭、人员的密集,又容不得停下向上攀登的脚步。忽然,一只金属支撑的鞋,踏落在我的眼前,定睛一看,是一只义肢,循着往上看去,一位满是汗水的中年女军人的脸,映入我的眼帘,她微笑的表情充满自信,像是刚打完了一场胜仗,我望着她那张飒爽英姿的脸,又看看她裤管松动的义肢,女军人看出了我的心思,抛下了一句“这是防御作战馈赠的礼物,朋友加油”,于是就像听到集结号一般,向十八盘发起了冲锋,那义肢发出的锃亮光芒,就像一个标志,冲击着我的视觉,脑畔想起阿基米德的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我望着她的背影,鼓起了勇气,向上攀登……
过了升仙坊,南天门敞开心扉迎接它的客人。进入南天门,我们漫步在平坦的天街上,一股清风袭来,广播里香港回归仪式上的《国歌》声响起,所有人停住脚步,向着五星红旗行注目礼,表达着美好的祝福。
沿拾阶而上,到达玉皇顶,五岳之尊的石刻屹立眼前,一种心旷神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不禁朗诵起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站在泰山之巅——这个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这个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极目远望,云海徜徉,峰峦叠嶂,绿树青山,花团锦簇,欣欣向荣。玉皇顶的欢呼声此起彼伏,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的文艺演出正在进行,那首《大中国》的歌声响起,“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峰是最高山坡……”,歌声是人们的共同心愿,响彻中华大地。此时,维多利亚湾在欢呼,雪域高原在歌唱,呼伦贝尔在欢腾,曾母暗沙在欢笑,紫荆花香飘四海,神州大地阳光普照……
自古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在公元1997年7月1日,在这个永载史册的日子里,中华儿女站在泰山之巅,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民族团结!走进新时代,共圆中国梦!
李 虹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之际于山东泰安铁路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