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品牌影响力》四十三节,荣誉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美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上午9时,占领军最高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出现在甲板上,这是一个令全世界为之瞩目和激动的伟大场面。
面对数百名记者和摄影师,麦克阿瑟突然做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举动,有记者这样回忆那一历史时刻:
“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代表盟军在投降书上签字时,突然招呼陆军少将乔纳森·温斯特和陆军中校亚瑟·帕西瓦尔,请他们过来站在自己身后。1942年,温斯特在菲律宾、帕西瓦尔在新加坡向日军投降,两人都是刚从战俘营里获释,然后乘飞机匆匆赶来的。”
可以说,这个举动几乎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惊讶,都嫉妒,都感动。因为他们现在占据着的,是历史镜头前最显要的位置,按说该属于那些战功赫赫的常胜将军才是,现在这巨大的荣誉却分配给了两个在战争初期就当了俘虏的人。
麦克阿瑟为什么会这样做?其中大有深意:两人都是在率部苦战之后,因寡不敌众,没有援兵,且在接受上级旨意的情势下,为避免更多青年的无谓牺牲,才忍辱负重放弃抵抗的。在记录当时情景的一幅照片中,两位“战俘”面容憔悴,神情恍惚,和魁梧的司令官相比,体态瘦薄得像两株生病的竹子,可见在战俘营没少遭罪吃苦。
然而,在这位麦克阿瑟将军眼里,似乎仅让他们站在那儿还嫌不够,他做出了更惊人的举动——
“将军共用了五支笔签署英、日两种文本的投降书。第一支笔写完‘道格’即回身送给了温斯特,第二支笔续写了‘拉斯’之后送给帕西瓦尔,其他的笔完成所有手续后分赠给美国政府档案馆、西点军校(其母校)和其夫人……”
麦克阿瑟可谓用心良苦,他用特殊的荣誉方式向这两位尽职的落难者表示尊敬和理解,向他们为保全同胞的生命而做出的个人名望的巨大牺牲和所受苦难表示感谢……
大道理
太多的人缺乏对“战俘”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而片面地强调用无谓的牺牲去换取面子上的安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更应该尊重人的生命,况且战俘绝不是叛变投敌。有勇气走上战场的人都梦想成为英雄,也都为国家尽了责任与义务,无奈的战俘也是英雄。
荣誉是肯定和褒奖,是特定人从特定组织获得的专门性和定性化的积极评价。在中国,孟子最早从伦理方面使用荣辱概念:“仁则荣,不仁则辱。”
第一,荣誉是社会组织给予的评价,而不是一般的社会评价。
第二,荣誉是社会组织给予的积极评价,而不是消极的评价。
第三,荣誉是社会组织给予的正式评价,而不是随意性的评价。
第四,荣誉是民事主体依据自己的模范行为而取得的社会组织的评价,而不是自然产生的
做一件有荣誉感的事,然后去享受那份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