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幼年交心月下少年刺猹,鸿雁传书青年再见未疏远
少年闰土存在每个人童年的记忆里,但其实鲁迅先生在创作闰土的人物形象时,借鉴了他幼年的朋友章运水的形象。
那个闰月出生,五行缺土的少年闰土,其实五行缺水,因父亲章福庆想让他运气再好一些,所以“水”字前面加了个“运”字。
绍兴话里“运”和“闰”同音,所以鲁迅将其改为“闰”。
章运水与鲁迅的缘分,要追溯到他们的父辈。当时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因考取了进士,在翰林院任职,鲁迅家在当时的绍兴是大户人家。
当时有四十多亩水田,每年要收租时,除了家里的长工忙碌,还会雇佣些短工或是家里有田的租户来帮忙。章福庆就是其中之一。
章福庆生于浙江绍兴的杜浦村,村子临海,可以网鱼,自己也有六亩薄沙地,平常会种些瓜豆棉花之类的,照顾住家里的衣食,农忙结束后,就到大户人家内做工,以此补贴家用。
因章福庆为人老实,干活麻利,又有一手不错的竹编手艺,鲁迅家每逢过年或必要时都会请他帮工。
而章福庆也会带一些自家的特产给雇主,章周两家因此结下了主仆的情分。鲁迅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乳母长妈妈就是章福庆的妻子。
鲁迅家里虽然富贵,但也没有架子,所以鲁迅对常来帮工的章福庆会称“庆叔”,而对阿长会称“阿妈”。
那年春节恰逢三十年一轮回的祭祀,鲁迅的曾祖母溘然长逝,新年要料理的事本就不少,长辈去世仪仗更是繁琐,单是换班值守就有不少学问。
鲁迅从小听长妈妈说过自家儿子章运水,长妈妈回家也自然会和儿子说起周家的这位小少爷,所以两人虽未见面,但神交已久,再加上两人年纪相仿,所以一见面就分外热络。
章运水比鲁迅大两岁,当时也才十来岁,大家都叫他阿水,鲁迅也这么叫,而章运水则称呼鲁迅为大阿官,这是江浙一带方言,相当于“官人”,“公子”的意思。
在此期间,两人没有阶级的不同,只有两个纯真的少年竭诚相待,阿水给他的大阿官讲自己在月下守瓜,智斗刺猬、勇敢刺猹的故事。
还给他讲海边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贝壳,还有雪地里怎样筐住鸟雀,让从未出过远门的鲁迅领略了沙地和海边的风光。
鲁迅打从心眼里钦佩这位“少年英雄”,他的阿水总是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可惜正月过去了。
阿水必须要回家,鲁迅急得大哭,阿水也躲在厨房哭着不肯出门,但庆叔还是把阿水带走了。
鲁迅有一段时间都很难过,身边的同龄人都和自己一样从小只能看见院子四角的天空。
而他的阿水却在海边,领略波涛壮阔,可随着庆叔再一次出现在鲁迅家里,鲁迅也获得了阿水的信息。
阿水拜托父亲,为自己的大阿官送去了贝壳还有自己捕鸟时留下了羽毛,鲁迅和章运水就因章福庆继续保持了联系。
后来十九岁的鲁迅在南京读书时,因为放假,回到了故乡绍兴,就约了章运水一起游玩。
那时的章运水已经是一名青年农民了,他跟随自己的父亲学习竹编,在农忙时帮着晒稻谷,平常还帮忙网鱼,虽然是在帮父亲打下手,但也慢慢向家中顶梁柱的位置靠拢。
两人自那年正月一别,已经六年未见了,十九岁的鲁迅和二十一岁的章运水,虽然身份地位不同,但依然亲密。
他们登上了楼梯陡峭的应天塔,爬到了第七层,将绍兴古城的全貌尽收眼底。他们参观了轩亭口,在这里有不少摊贩往来,他们一起见识了一些新奇的小玩意。
他们还参观了大善寺,鲁迅为他的阿水讲述了少女钱善将所有妆奁修建大善寺的故事,两人边走边谈,极其亲热。
02 穷病交加换人面,世事变迁断联系
鲁迅假期结束后又回到南京继续学业,章运水也继续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两人都没有想到,三年后,他们的境遇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章福庆由于操劳过度永远地倒了下去,倒在了他奋斗一生的六亩沙地上。章运水成为家中的唯一劳动力。
章福庆在世时,曾想让章运水上学,可随着他的去世,章运水是不可能进学堂学习了,曾经要套住阿水性命的银圈也被典当了,二十四岁的章运水活成了他父亲章福庆的样子。
阿水为家中生计不断奔波,曾经红活圆实的手变得粗笨,被海风洗礼的紫黑色的脸庞因为常年在海边务农变成了灰黄色,眼角也爬上了皱纹。
当鲁迅再次回到故乡时,他家因为祖父贿赂官员的事而家道中落,准备举家搬离绍兴。
章运水得知大阿官要回来,枯树一样的脸上有些欣喜,却又拘谨地收回了笑容,怀里揣了些干青豆,嘱咐家里的妻子和长子明天随他一起去帮忙。
阔别多年,再见面两人已是四十岁的中年人了。鲁迅成为了《新青年》的编委,在文坛有一定声誉,而章运水正在因多子,饥荒,苛捐杂税而挣扎。
阿水不再叫鲁迅大阿官,而鲁迅看到阿水时那些贝壳、猹、跳鱼儿等话都堵在了嗓子眼里……
只有阿水带来的长子章启生也就是鲁迅笔下的“水生”,让鲁迅看到了阿水的影子。
阿水恭恭敬敬地叫了鲁迅一声:“老爷。”然后将自己怀里的干青豆拿了出来递给了他。鲁迅心里觉得发酸,他们之间终究是多了一条身份的鸿沟。
这次搬家,鲁迅的母亲说:“阿水很苦,搬不走的东西,就都留下任他挑选吧。”
鲁迅也曾想和阿水聊聊天,可阿水只与他说些无关紧要的话,然后默默地抽烟,也许是不想让他的大阿官知道自己到底多难吧。
到了送行那天,阿水带了自己的小女儿阿花给鲁迅送行,鲁迅也没能再和阿水说上话,两人都没想到这一去就是永别。
章运水生育五子,即便最小的已经会帮忙干活了,但家里却总是吃不够,土豪乡绅巧立名目剥削收成。
庄稼收好后若是挑出去买,就会遇上强征税款,被逼着捐钱,若是不挑出去卖,就会堆在家里烂掉。
1934年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庄稼颗粒无收。章运水为了生存,只能把家里的六亩土地都卖掉,沦为佃农。
比以前更加劳累,收入却始终不够,疲病交加的他背上生了脓疮,身体更加羸弱,无法出去做工,更没钱医病。
晚年只能靠小女儿阿花帮他擦拭恶疮流出的脓,1936年50岁的章运水去世。
同年鲁迅去世,这对幼年的好朋友不知道在天堂是否会相遇?阿水终于能带大阿官去看他们月下的海,瓜田里的刺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