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上过的村小学

三代人上过的村小学

2018-12-18    09'13''

主播: 澄澈锋芒

204 2

介绍:
三代人上过的村小学 作者:李斐 主播:澄澈锋芒 我上小学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小学是由村子里的寺院改建而来。课桌还是泥坯垒的土台子,只有到了三年级才是双人的木课桌,一学期下来,土台子被我们磨的溜光溜光,如同家里的土墙般光滑。黑板也是教室前墙正中用水泥沙灰抹一层刷上黑色漆而成。课本也只有语文、数学两门,学费也只有三毛钱(0.30元),教室内地面也是黄土本色。校院地面也全都是土的,碰上下雨天就是满院泥泞,若是刮风则是尘土弥漫。校门,也是寺院原先的红漆木门,围墙则是黄土夯实的土墙,天长日久长满了青苔。教室的窗子也没有玻璃,冬天,风吹窗户纸哗啦啦响。那时上课是随着生产队耕作制,一天早中晚三次,早晨七点钟早读课,照亮还是每个学生从家里带来的煤油灯。上课铃声,也就是前排老师宿舍房檐下挂一小块废旧钢板,上下课有专门的老师“咣咣咣”敲打。课间活动,也就是打沙包,滚铁环,丢手绢,斗鸡,跳方格,跳绳,踢毽子等。 到了孩子上学,学校虽然校址未变,但那斑驳破败的土木结构教舍早已被渐渐富裕起来的乡亲们自费筹建的水泥砖瓦结构二层楼房所替代。学校的内的主干道也铺上了砖,掉土的围墙也全是砖砌的,课桌从学前幼儿班开始就都是木制的,且不时有检查维修,那像我们上学时期,到了三年级才有木制的桌凳,且不少还是缺胳膊少腿。尽管学杂费比我们念书时高出好多,但为了让孩子们不输在起跑线,家长们很少有人在乎学费的多少。学校内的旱厕也改成了水冲厕,再也没有我们上学那会临近厕所的教室时不时能飘进哪让人掩鼻的难闻气味。操场也安装了篮球架,羽毛球网,单双杠,高低杠等体育活动设施,方便学生们课间活动放松。学校那吱嘎嘎响的木门也换成了蓝漆钢板门,每个教室都安装了日光灯,窗户上的玻璃一块也不少,课间活动不想去操场还有室内活动室,里面有乒乓球台等供学生们活动。教室门前的空闲场地也有了花坛绿植,四季都有花开花香和常绿植物。老师也都是师范学校毕业的中大专毕业公办教师,不象我们上小学时老师大多是本村或邻村初高中毕业后的民办教师。孩子上到小学三年级时,随着教育改革的前行,国家还针对农村学生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即蛋奶工程,每一个农村学生每天都发一个鸡蛋一袋奶增强营养。 现在,孙子又到了上小学的年纪,村小学已成了附近最高端洋气的建筑。校舍早在2004年已由国家教育部门出资翻建一新,教学楼已是三层砖混结构楼房,门窗也是铝塑合金。教师宿舍楼和办公楼也是二层小洋楼,围墙已是水泥压光墙了,教舍外墙也都贴上了瓷砖,而校门也变成了电动伸缩门,那几十年的黑板也变成了电子教学板,课桌凳也是单人单桌。操场也铺上了橡胶跑道,操场内活动设施一应俱全。学校的角角落落也装上了电子监控设备保障学生们的安全,学生们不出村就能上完幼儿园,学前班和小学。教室内还有饮水机为学生们提供桶装水,冬天,还有暖气,现在给孙子讲我们上学时冬季取暖还是跺脚或课间“挤暖暖”他们都认为哪是多么遥远和不可思议的事了。小学教育也早实行了两免一补,每个学生每天都有免费的午饭,低年级的学生还有专职人员给洗碗。免费上学,免费吃饭,在我们上小学的七十代初哪简直就是天方夜谈!学校四季绿树成荫,花开满院,说是学校更像公园! 四季流转,寒来暑往。村小学也宛如一个小女孩,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出落成了一个婷婷玉立,聪明睿智的大姑娘;村小学更像一本书籍,记载了一代代一拨拨孩童在这里放飞梦想走向初高中,走向大学,走向军营……走向更遥远的地方去实现他的理想! 村小学,启迪我家三代人智慧的地方,随着三代人的成长,面貌亦日新月异。村小学的变化也是改革开放农村变化的一个缩影和特写,她不仅仅展显了国富民强亦没有辜负“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国之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