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美丽》
文/王晓琴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了她的毡房,
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我愿做一只小羊,
跟在她身旁,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音乐大师王洛宾这首《在那遥远的地方》不知打动过多少人,使青海湖、金银滩成为无数人,心驰神往的地方。
这首源于灵魂深处的旋律,不但呈现岀作者的孤独和爱恋,更深刻的折射岀对生命的吟唱。
六年前,为了这份美丽的向往,我先后两次前往青海寻访。
青海湖比我想象的大许多,清清蓝蓝的湖水浩浩无边。这一汪明亮的水,蓝的让人不敢靠近,似乎白色的衣裙,一不小心顿被浸染,湖边是那么的宁静…不远处,葱翠夺目的“金银滩”会吸引你的眼球,这草滩和内蒙草原大相径庭,这里的草细密柔软,蹲伏在地上如毯如毡,大地被覆盖,不见沙不见土,除了水就是浓浓的绿,在这绿上钻岀一束束黄色、白色的绒绒草花,远望金银错落有秩,那蓝天、白云、远山、湖水、草滩、羊群加上满地的金花,银花、还有那卓玛姑娘粉红的笑脸…在这里一切都和美相遇啦!谁能不信《在那遥远的地方》就诞生在这里。
当年,王洛宾先生到这里采风,只因那个卓玛姑娘用鞭子轻轻抽了他一下,含羞拍马远去,无意间捕捉到这个美丽的倩影,即幻化成一首美妙的旋律。耀眼的才华,在这天地之灵气的环境下得以充分释放,创作岀一首不朽的经典,永远定格在世界文化史上。
这就是瞬间美好成永远!
从而联想到人们为什么喜欢拍照,因为当时当刻的环境,心境及状态是永远无法复制的,留下了保贵的一瞬,于是便有了永恒的纪念。记得一个固定的景点,我先后去过三次,竞然感到三次都有不同的变化,这就是年年岁岁看风景,风景岁岁不相同!不是景变了,是人变了。因为时间、心境的不同,使景象在客观与主观的碰撞下,发生了变化。这也说明自然界和人的内心世界在审美上的相通。
观察遥远是美丽的,因长距离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如远山和夜空,也象一首绝妙的诗,由于留白和跳跃,给人多种暇想;朦胧是美丽的,因剔除了粗糙的外形而抽象出了一个美的轮廊,如月光下的风尾竹,充满浪漫色彩;短暂是美丽的,因为它只存在最美的一瞬,如昙花一现,孔雀开屏;逝去是美丽的,因为,留给我们的是永不再的惆怅,也就有了永远的记忆和回味,如童年的快乐,萌动的青春…
可能,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会有一块遥远的圣地,那里有幸福、向往及各种美丽,当然也有遗憾和无奈。
至此,每当唱起这首《在那遥远的地方》,无论何时何地,眼前的画面总是由近拉到遥远,又从遥远拉到眼前,享受其中之美,无法逃离的愉悦,久久、久久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