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视新闻直播间播出了有关游客在缅甸旅游时购买到了假冒翡翠的相关新闻。
本来高高兴兴的出国旅游,顺手带点缅甸的土特产“翡翠”,结果回国时发现这些翡翠不是掉色就是变黑,一鉴定,全是填充染色的B、C货!
因此,央视记者深入缅甸,实地探访了这些假冒翡翠的来源地——缅甸曼德勒皎弯翡翠市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市场里的很多商家都表示在经营中非常重视信誉,采用了多种方式来防止出现假货。
既然管理方和商家都采取了不少办法来防止假冒翡翠出现在市场里,那么又怎么会有不少游客在这里买到问题翡翠呢?
三哥每年都要去缅甸出差很多次,对缅甸的翡翠市场还算了解,皎湾翡翠市场也去了不少次,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缅甸翡翠市场的一些“潜规则”!
曼德勒是缅甸第二大城市,缅甸最大的翡翠市场皎湾市场就坐落在曼德勒西南方。
一般而言,缅甸翡翠市场就三种人:缅甸货主、中国玉商和中国游客,而被坑的,通常都是第三种人。
缅甸翡翠交易市场的营业时间一般是从上午9点到下午6点,分为内围和外围。
在交易市场外围,可以看到很多简陋的地摊,卖的大部分是片料和半成品翡翠,看上去像中国村寨里的农贸市场。
因为是地摊,基本无人管理,所以假货也就很多了。
很多游客的翡翠就是在这些地摊上买的,被坑当然不意外。
实际上这些地摊式的售卖翡翠,缺乏有效的监管,不仅翡翠的质量无法保证,买完以后想要退换货也是几乎不可能的!
通过了外围地摊,就正式进入内围市场,中国人进入通常要交1000缅币(约5元人民币)的入场费,缅甸人免费。
这里的公告通常是中英缅三语,所以不用担心看不懂。
不用问为什么有中文,想一下就知道,来这里的基本都是中国人。
在当地的翡翠交易市场,买票进场的基本都是中国人,而“中国人”的身份,在缅甸玉商的眼里基本就是有钱人的代名词,很容易被人“盯上”。
中国玉商和做国内翡翠主播会一直在市场扫货,成交量极大。
而普通的中国游客,对老缅而言,更是地主家的傻儿子,都是待宰的肥羊。
进入内场没走几步,很多老缅就会操着蹩脚的中文上来搭讪,最常听到的三个词就是:翡翠、老板、便宜!
这些老缅大都是“行商”,卖的基本都是抛光料和BC货。
什么叫抛光料呢?
对于业内人士来说,抛光料只是在外皮上添加颜色,很容易分辨。
用手电筒打光,在灯光下看翡翠的颜色,如果翡翠表面有像粉一样的东西,那可能就是抛光粉。
在缅甸翡翠市场里还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就是A货粗加工,BC货精加工!
在市场里随处可见的现场加工,加工的大部分都是A货,不过种水一般,赚不了什么钱。
不过造假翡翠原石、A货仿造就不一样了,只要仿造得像,转手当A货卖给中国人,瞬间就是几百甚至上千倍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