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啊,BBC推出了一部纪录片,叫作《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部纪录片让大诗人杜甫成了“国际红人”。
在中国,提起“诗圣”杜甫倒是家喻户晓。不过,在西方,人们对杜甫了解不多。BBC这部纪录片非常详细地介绍了杜甫的一生,还请来了英国国宝级演员伊恩·麦克莱恩爵士朗诵了杜甫的诗歌,引发众多网民关注。
首先呢,这部纪录片是以“最伟大的诗人”来称呼杜甫的,不知道李白看了有没有意见,哈哈。怀着对杜甫生平的好奇以及想了解“最伟大”体现在哪儿,我点开看了这部纪录片。原来片中将杜甫与但丁、莎士比亚看作同等地位的人,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西方文化对杜甫的一种认知。看完纪录片后,我也对杜甫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杜甫,唐玄宗先天元年出生于河南。他从小好学,七岁就能作诗,十分有天赋。有句古话说到“学而优则仕”,杜甫也是如此,他希望能够步入仕途,为君王、国家服务。然而,他的政治理想没有实现。尽管才华横溢,但科举落榜,无人赏识,只被授予小官职。
安史之乱爆发后,百姓们居无定所,日子相当苦楚,杜甫也自身难保。处在沦陷区的杜甫眼睁睁地看着长安城一片萧条,百姓生活疾苦,而且自己也不幸当了俘虏,百感交集,便写下一篇千古名篇《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前两联描绘了作者眼下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感慨。后两联道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满离情。全诗深情悲壮,充满爱国之意。
正如BBC纪录片中说的“他作为一个小人物,对发生在他身边的大事感到无助,他无法抑制自己的写作欲望,他必须用写作来说出自己所有想说的….通过战争与苦难,他成为了伟大诗人。”
后来,他投奔肃宗,被称为左拾遗。但此时国家与人们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却无能为力。最终,对官场的失望使他放弃官职,来到成都,建了“杜甫草堂”。虽然过着田园生活,杜甫心中依旧牵挂着国家与人民,所以内心依然痛苦。
弗洛伊德曾经说,一个人可能为了一种理想或文明而感到深深地悲痛,就像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一样。而这也就是杜甫所经历的一种文化的哀伤。这种自己处在漂泊之中,心中始终抱有家国之忧的情怀是他被后世称之伟大的重要原因。
几年之后,他离开成都,来到了夔州。在这里,杜甫诗歌创作达到顶峰。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其中包括最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破被子盖了多年,冬天冷得像铁;自从战乱开始就担惊受怕,东躲西藏,没有睡好觉;现在屋子里雨脚如麻,又冷又湿又黑,孩子也跟着遭罪。这几句诗流露出杜甫年迈无助的悲惨境遇。在这样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在杜甫之前,没有哪个诗人将自己如此鲜活的一生呈现在诗歌中。他不懈探求救济百姓的途径,他也真诚袒露自己的苦恼,嘲讽自己的困境。他有着圣贤之心,却也没有像圣人一般高高在上。这大概这就是杜甫得到后人喜爱和尊敬的原因吧。
好了,今天的早茶电台就到这里了。来评论区聊一聊你对杜甫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