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影 山 往 事》
文源:网络〈头条〉
阅读:亮明星
提起咱们济南的无影山,那是我比较熟悉的一个地方。五十多年前我是在无影山南面的堤口铁路宿舍长大的。宿舍的人们都习惯叫“北山”。小时候,我们铁路宿舍的孩子们经常结伴上北山游玩。北山成了我们宿舍的后花园。

无影山隔着小清河与北边的药山、北马鞍山遥遥相望。
无影山这个名字很奇怪,叫山却不见山。其实无影山就是一大片山坡高地,所以看不见影子。在远处看不见山的存在,只有走近了才有山的感觉。往山里走会看到怪石嶙峋,沟壑纵横,还分布着不少大大小小的水潭。是济南市区里为数不多有水的山。
山上潭水很清澈,夏天我们宿舍的孩子们常到那里游泳玩耍。潭水很深,我们站在石头上,向水里扎猛子,都摸不到底儿。在较浅的地方,我们玩摸鞋比赛。把塑料凉鞋远远抛到水中,大家都争先潜水去找,看谁最早捞上来。 我们都是睁着眼睛潜水寻找鞋子,把潭底的水都搅浑了,出水后眼睛上蒙了一层雾一样的膜。估计沙眼就是那时候染上的。我还多次带着四五岁的弟弟到潭中玩。在水中我游蛙泳,弟弟搂着我的脖子,趴在我背上戏水。或者拉着他的手仰泳。现在想想都有些后怕。当时要是让父亲知道了,我准要挨揍的。潭水下面地形复杂,曾经淹死过人。我这个十多岁的半大小子,自信水性好。真是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熊孩子,胆儿也忒大了。
再就是常玩诓鱼。水潭里有些小草鱼,还有一种五彩鱼。把一个玻璃瓶子拴上绳子吊在竹竿上,瓶子里面放上骨头,沉到水里面吸引鱼儿进来。待一会儿等鱼儿进了瓶子里,将瓶子提起来就把鱼逮住了。诓鱼我也被“诓”过一回。一次当我把瓶子再提起时感觉轻了不少,一看里边儿的东西全没了,原来瓶子底儿被水中的石头磕掉了。这下那些临时存放在水洼里的前面诓的鱼也没法带走了,只好悻悻地放掉。后来这些水潭大都被填埋了。只有少数几处保存了下来,其中无影山路东侧的一个水潭,水质清澈,长年不涸。后来被命名为“无影潭”,是济南新七十二泉之一。现在开辟成了一个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养生的好去处。

原济南第29中学就坐落在无影山的南麓。我们铁路宿舍的孩子虽然不在这里上学,但很喜欢到这个建在山上的学校里玩。经常早晨爬山到学校操场练长跑。有时候我们继续往北跑到黄岗,向西不远就到“齐烟九点”之一的匡山了。爱好唱歌的同学也有早晨到北山上吊嗓子的,声音在空旷的山地上传的很远还不扰民。春天北山上风大也是放风筝的好地方。我的一个邻居就经常到那去放风筝。记得上小学时,学校组织我们到无影山开展活动。活动内容是把一些小纸条写上“特务”字样,由老师提前藏在石头缝或石头下面,让同学们去“捉特务” ,优胜者凭纸条有小小的奖励(一块橡皮或一支铅笔)。对这样的活动同学们都很兴奋,山谷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无影山往东连着金牛山。我们去动物园都是从无影山抄近路走。路过山东省气象台,经常看到那里放大气球。这里算是无影山的最高处了。

现存济南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西汉彩绘乐舞杂技陶俑,被誉为泉城宝藏。
1969年无影山发生了一件在全国颇有影响的事情。山上的石头属于青砂石,风化以后变成了一层层的青沙,是很好的建筑原材料。附近的农民靠山吃山到那里挖沙卖钱。这年四月在挖沙过程中发现了一座汉代古墓。出土了“乐舞杂技陶俑”文物,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古墓附近聚集了许多围观的人,我们小孩子听说以后都跑去看热闹。听说出土的文物当天就送到济南市博物馆收藏。后来还到北京鉴定和展览。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历史文物,成为济南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不久看电影之前加演的《新闻简报》电影纪录片报道了这件事。据介绍这次在无影山南坡西汉早期墓葬中出土的一组彩绘乐舞杂技俑,是在一个长67厘米,宽47.5厘米的长方形陶盘上,21个活灵活现的彩绘陶俑,非常逼真的展现了两千多年前人们饮酒宴会时观赏乐舞杂技,钟鼓齐鸣笙瑟悠扬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这是我国最早发现立体地反映汉代“百戏”演出整体情景的实物。迄今为止这样久远历史年代的陶俑群塑及其人文价值都是十分罕见和弥足珍贵的。随后省里和市里的考古专家多次到无影山进行古墓发掘。共发现挖掘了十四座西汉墓葬,出土了“彩绘载人载鼎陶鸟”等一批国宝级文物。
真没想到北山上还藏了这么多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反映了我们济南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也验证了泉城济南“曲山艺海”文脉传承的源远流长。为无影山增添了一层浪漫而神秘的色彩。无影山是一处有山有水有着厚重文化背景的风水宝地。
题无影山
无影不显山,远处未望见。
移步临近景,方入山水间。
山中有宝藏,亘古天地远。
众里难寻觅,弹指喜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