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喇叭广播又回来了》作者:冯旭东

《大喇叭广播又回来了》作者:冯旭东

2020-12-10    12'46''

主播: 亮明星

144 3

介绍:
霞满天 《 大喇叭广播又回来了》 文/冯旭东 今年是建国70周年,人们已进入信息化的网络时代,但是提起以前的有线广播,农村大喇叭,很多年轻人都没听说过,更别说见了。 我20多岁刚开始写稿的时候,条件很艰苦,父亲是大队书记,唯一的“电器”就是有线广播喇叭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来个***”,每天早上6点钟,公社广播站的大喇叭就会准时播放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东方红》,它就像起床的号角,天长日久,我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听到那熟悉的旋律,我就会立刻穿衣下床,洗脸刷牙,然后吃饭跟着父亲下地干活。 到了中午和晚上,大喇叭同样会响起,提醒我们到了吃午饭和吃晚饭的时间。晚上8点半,当大喇叭里响起一首熟悉的二胡曲,那就意味着播音就要结束了,这时候,干了一天农活的我,拖着疲惫的身躯,洗嗽完就赶紧上床休息。 大喇叭除了给大家当闹钟,而且每天还准时播放新闻、报纸载要节目和天气预报,播音员是哈尔滨知青,她的普通话讲的很标准,所以全程播音我们都很爱听,如今记忆犹新。每次供销社从外地调运来的划拨化肥和籽种分配物资,都由人民公社统一分配,广播员就会一遍遍地用广播通知,方圆几里远都听得很清楚,内容大概是分各大队籽种多少斤,化肥多少袋等。时隔30多年,我仍能一字不落的报出我所采访过所有大队的名字,这都是我从广播听来的,日复一日便深深的印入我的脑海。供销社为了支农从外省调来的良种仔猪苗和仔鸡苗,也要通过广播及时通知各大队,先分配给有饲养经验的农民饲养繁殖,然后再把繁殖的猪仔鸡仔分给更多的社员饲养,让大家共同富裕。虽然广播的内容不一样,但却同样充实着我的生活,时隔多年广播的声音仍时不时在我耳边回响。 在我们农村的家家户户都装有广播匣,上工、开会都由队长家的播放机给社员们通知,真是方便极了。我还发现社员们都在自家的广播地线下挖个小坑,并且每天往里面浇水,开始我非常不解,后来才知道只要地线潮湿,广播的声音才洪亮。那个广播小匣子,里面居然会发出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真新奇。它下面有两根线,一根接在架好的电杆上,另一根拴个螺丝疙瘩,埋在地下,就是前面说的地线,地线带电,虽说电压不高,但如果触碰到,还是会让人浑身发麻,所以大家都避而远之。 如今新中国已成立70周年,从农村到城市,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有线广播已经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无线广播,还有无处不在的网络,新闻媒体都是通过智能手机、电脑、液晶电视传播信息和新闻。尤其是在安达的14个乡镇的上空又能重新听到大喇叭的声音了,这是农通响亮工程给农民朋友带来的新声音。 农通响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为农业科技信息和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专业服务的平台型公司,公司主导的惠民村村通大喇叭是将云广播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传统大喇叭进行有机结合,采用物联网和AI语音技术,以大喇叭、IP话筒、高音喇叭、手机APP等为载体,打造的无线化、互联网化、数字化消息发布产品,可通过手机APP编辑宣传内容,远程一键播发,有效提高各类政策信息在农村地区传递的时效性和智能化、便捷化水平。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农民急需的惠农政策和科技信息,通过大喇叭直接传播给广大农民。 2019年5月20日,安达新农村大喇叭正式开播以来,每天分三个时段,早、午、晚播出90分钟,节目有《安达新闻》《农业科技之声》《百姓身边事》《云光诵读》《喇叭有约》《新时代文明实践播报》《寻人寻物应急广播》等栏目。特别是《喇叭有约》节目,每天播出的歌曲、二人转、地方戏等都是原创节目,演员虽然不是“正规军”,但自编自演乡土韵味浓厚,接地气,让百姓能在大喇叭节目里展示才艺。大喇叭开播以来,启动应急广播300多次,被百姓称为寻人寻物神器。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安达新农村大喇叭”化身防疫宣传员,第一时间把疫情资讯、防控知识、防控要求等内容源源不断地送到千家万户,在驱散聚集人群、复工复产复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它不仅能在防疫、汛期、森林防火等各种特殊时期担负起信息传递员的角色,快速、精准传达党的声音,也将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精准脱贫、环境保护等农村文化宣传的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