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让平凡的工作演绎出不一样的生命故事
急诊科 陈玲
医院充满着生活冷暖、人生百态,最不缺的就是故事。自步入护理岗位以来,各种经历让我感悟到护理不仅要帮助病患恢复健康,更应给予他们人文关怀。在我院将叙事护理的理念引入到临床后,我的工作体现出了不一样的意义,这让我对生命有了更多的了解、敬畏和温暖的情怀。
记得是在一个盛夏的下午,有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捂着肚子来到我院急诊科,我问他:“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
小伙子说:“护士,我已经拉了好几天肚子了,而且还有些恶心呕吐,很难受。”
我仔细看了看这个小伙子,他的脸色并不是很好,我问到:“你最近有吃什么不干净的食物吗?”
小伙子不假思索地说:“没什么啊,正常的饮食。”
我说:“请您仔细回忆一下,这与您的病情息息相关。”
小伙子闭着眼睛、皱着眉头想了想,说:“上周,我把冰箱里放了好几天的西瓜吃了,会不会与这个有关。”
我说:“这样的话,您所说的症状类似于吃了不干净食物引起的腹泻或是急性肠胃炎。”
言罢,我帮小伙子查了下体温,他的体温明显高于正常情况,我心里想着他很有可能是患了急性肠胃炎,于是我引导他办了相关手续,然后来到医生这里,我向医生详细地说明情况,医生检查之后,说:“很有可能是急性肠胃炎,去做个血常规看看吧。”
小伙子听说要做血常规,顿时表现出急躁,甚至是抗拒,他说:“我这只是吃坏肚子了,医生你帮我开点药吧,我不想做血常规。”
医生说:“做个血常规,这样能更清楚你的具体情况。”
小伙子说:“腹泻哪里需要做血常规啊,你们这些大医院就是变相收费。”
医生无奈的看了看我,我遂向小伙子解释到:“您先别急,听我仔细和您说说。急性肠胃炎与吃了不干净食物引起的腹泻看起来症状相似,实则不然,刚才您说过您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加之我帮您测出的体温也较高,所以医生和我都认为可能是急性肠胃炎。此外,我们医院并不存在什么变相收费,做个血常规只是为了能帮您厘清病因,对症下药,这实在是为了您的健康考虑。”
小伙子一时间无言以对,加上腹痛难忍,于是他同意做个血常规。
就在我认为事情已经要解决时,出人意料的情况发生了,小伙子在看到前一个患者采血后,又变得有些急躁,再次抗拒做血常规。我又向他解释为什么要做血常规,可是这次他完全听不进去。
面对小伙子两次抗拒做血常规的情况,我依稀感觉到事情恐怕更加复杂,就在小伙子抗拒采血、我解释无果之际,一个想法突然涌上心头,“他不会是晕血吧?”
小伙子情绪稍微稳定之后,我小声问他:“您是不是有晕血的情况?”
小伙子吃惊的看了看我,然后点了点头。过了一小会儿,小伙子说:“我有晕血的情况所以非常抗拒采血,这些年除了非必要的采血外,我没做过一次采血,单位每年的体检,我都借故不去。此外,我不想让人家议论我,说‘你看看他,一个男生,竟然还晕血’之类的话。”
我坐在旁边,对他说:“晕血并不会因为性别而异,男生晕血的情形我见过很多,您没必要纠结于此。我们护士并不会以此为谈资,相反我们会帮患者保密。”
听完我的话后,小伙子情绪明显稳定了很多,我接着说:“晕血实际上是一种特殊情境的精神障碍,类似于心理问题,患者通过自身努力是可以慢慢克服晕血情况的。而且,我听您的话音,您因晕血而借故推辞不做体检,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即便不为了眼前的病症,为了您身体的长远考虑来看,您也应该尝试克服晕血。”
小伙子陷入了沉思,一会儿后小伙子说:“请问,怎么样才能克服晕血呢?”
我说:“采血过程不过十几秒,您可以不看、不想采血之事,去想一些其他的事,比如今天的工作、晚饭吃什么之类的。这样不给自己采血的心理暗示,可以帮您慢慢克服采血过程中的晕血情况。”
“那如何克服生活中的晕血情况呢?”小伙子问我。
我说:“可以先从一两点猪血开始观察,不要勉强自己,感觉不行就停止,然后再重新来。等到适应一两点猪血后,可以稍微增加剂量,比如一小杯,最后再到一小盆,医学上称此为脱敏训练,只要您能坚持住,注意循序渐进,一点一点的加强,总有一天可以完全克服晕血。”
听完我的话后,小伙子点了点头,在想了想后,深吸了一口气,说:“采血吧。”
在采血过程中,小伙子看着别处,神情依旧有些紧张,于是我和他聊着些无关紧要的事,帮他挺过这十几秒。化验单出来后,我引导小伙子又回到医生这里,医生看着各项指标,说:“确实是急性肠胃炎,我帮你开些药,回去按时吃。”
小伙子说:“谢谢医生了,也谢谢你护士,刚才我说了些不该说的话,真不好意思。”
我说:“没事的,不用谢。”
在引导小伙子取药之后,我便回到了急诊。几周之后的早上,我无意间看到那个小伙子在做体检,我走上前去问他身体如何,他说:“我已经恢复了,那天之后,我仔细想了想你说的话,觉得你说的很对,不能因为自己晕血而推辞不做体检,自己的身体更重要。”
我说:“那您的情况怎么样了?”
小伙子说:“采血或是看到血时,还是有些紧张,但是,我正在慢慢克服。”
我对他笑了笑,说了句:“加油。”
其实,我们护士与病患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与病患生命的一次相遇,在这相遇的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叙事护理为病患构建出不一样的生命故事。爱心在左,仁心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长途点缀得鲜花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