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期】在那之后

【第一百零一期】在那之后

2021-11-19    08'18''

主播: 西华大学心理晚安电台

3273 3

介绍:
西华大学心理晚安电台【第一百零一期】来啦!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由广播台中文部许博同学主播,由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21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方堃同学撰写的《在那之后》 日子哗啦啦的向前溜走,转眼就来到11月,成都平原一下子被寒风席卷,驱走温暖,带来冷冽的刺骨。在这时候,约上三五好友,躲开呼啸的寒风,一股脑闯进热闹的火锅店,在热气腾腾的烟雾里点一份牛油辣锅,感受辣椒刺激着神经带来的刺痛,从舌尖传到天灵盖,暖意从胃里蔓延到全身,辛辣是四川的浪漫,尤其是在这寒冬,在那之后。 在那之前,现实却并不如人所愿。 郫都区再度笼罩在了新冠疫情的阴影之下,变异后的病毒来势汹汹,随着那红色的数字不断跳动,通知文件的加急下放。 一夜之间,离风暴中心较近的我们开始了漫长的封校生活。 还记得11月4号晚接到紧急通知,全校师生停课接受核酸检测,让大家的心不由得紧了一下。4个小时的漫长等待,看不到尽头的长队考验着彼此的耐性,不安,躁动,充斥在操场各个角落。但看着一辆辆载着白衣天使的大巴进入操场,一个个蓝色尖顶的立起,我们稍安定了些。 接下来的流程井然有序,出示健康码,扫码,采集,那晚的风吹来,经过冰冷空气的洗礼,打在身上,更深了寒冷,让人不禁开始小声抱怨这次检查的必要性。但看向他们,那些医护人员,那些和你我年纪相仿的志愿学生,忙前忙后地,为每一位同学排查隐患到深夜,那些极小的议论声也渐渐消失了。 在那之后,全校开始了线上教学,食堂增添了进出口设置,出门也要带上口罩,禁止一切密集活动的开展,就连图书馆的自习也限制了名额,新的规定带给了大家极大的不适应,甚至出现来早上5点去图书馆门口排队的情况。黄码的出现使得人心惶惶。 这时“宅”成了日常,朋友们都说:天天呆在寝室,感觉自己都会长出蘑菇,重复的单调生活使得焦虑日渐增长,有人说怕呆在宿舍会长胖,有人说网课根本没法集中精力,也有考研的朋友烦恼于图书馆的限额。 但有的事换一个角度看或许会不一样,长时间呆在寝室,是和室友增进感情的好机会。在阳光明媚的下午,在阳台支一张小桌子,摆几个软垫,几个人围坐在一起,畅想未来,分享自己的趣事,回忆往昔。正好美寝大赛快要开始了,这下可以好好装扮一下自己的宿舍。 上网课也不是一件坏事,你会多出许多空余时间,不用在如此寒冷的天气背着厚重的书籍从这栋教学楼急步到另一栋。你可以利用这些空余时间看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做做之前没有时间做的手工,金黄的银杏叶不失为做花花的好材料。 或者到寝室楼下的草丛看猫咪打架,就像两个调皮的小孩子,可爱的小家伙一定会让你开怀大笑。再或者和好友一起运动,打打网球,投投篮球,在铺满阳光的草地上一起嬉戏,你在这边,他在那边,他歪头盯着你看,你注视着他笑,你们无话可说却心意相通。 同时喜欢点外卖的同学这下给了你们一个探索食堂的机会,咱们学校的食堂好吃又良心,阿姨手不抖,也不会精准得避开肉,如果你很瘦,阿姨甚至会多打点肉,生怕孩子饿着。 在有时候一些东西的失去也意味着一些东西的到来,这样想想,这段时光也不是那么难渡过了。想起去年疫情刚来临时也是这样,但最后我们都成功战胜了疫情。 乌云密布的阴雨天,我们应该时刻怀揣着希望去迎接黎明,在那之后,一切将踏上正轨。我们也终会齐聚火锅店,享受美味的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