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高分高频金词
讲师:董盈辰
备考过程中,在给定材料和参考答案中总是有一些高频出现的词汇表达,我们在做题时想不到,但是老师一讲就想起来了;手上有些金词金句资料却无所适从,不知是否应该全部背下来。在这里梳理部分高频的金词金句,会对申论答题有所帮助。
例题
例1 ▼
“有了爱城市·智慧公交,可以实时查询公交车到站时间,再也不用伸长脖子等车了。”L市市民小周对记者说,“使用这种全新的智能化掌上智慧公交应用系统,只需在‘线路’查询选项里输入准备乘坐的公交车线路,即可显示就近车辆离我有多远、还有多少时间到站;在‘站点’查询选项里,输入需要查询的站点名关键字,立刻显示相应的站点,选择某个站点便可查询出所有经过该站点的公交线路及其车辆到站信息;输入起点站名及终点站名,则可显示出相应的车辆换乘方式。现在,我乘车前能做到心中有数,大冷天不用在车站里‘傻等’了。”
蟹农们养螃蟹十分辛苦,守在塘边整宿不睡查看增氧器几乎是家常便饭。“现在,我在手机上就可以随时操控设在塘边的增氧器,不仅不用半夜往蟹塘跑了,每年光电费就能省8000多元。”蟹农老吕高兴地说,“现在只要动动鼠标或者手机按键,足不出户就能轻松管理我近百亩的蟹塘了。”这就是J省物联网水产养殖基地的功劳,通过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网络监控、传感设备,让蟹农们切身体验了一把“智能养蟹”。
解读 ▼
(1)“再也不用伸长脖子等车了”:人性化,通俗来讲就是让人觉得越来越舒服。
(2)“全新的智能化掌上智慧公交应用系统……”:智能化,通俗来讲就是一些设备很聪明,比如现在手机上的siri,可以根据机主需求搜索附近的饭店等各类店家信息。
(3)“不仅不用半夜往蟹塘跑了……通过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信息化、科技化、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的技术。如果材料中有很高端的设备(传感设备等),这时就用“科技化”。
总结 ▼
“人性化”:使人觉得舒服,原来辛苦现在不辛苦。“智能化”:非常聪明。“信息化”:利用互联网技术。“科技化”:用高端设备,比如传感设备。
小技巧 ▼
答题过程中的原则是摘抄原文,而用这些金词金句就是提高摘抄的精准性。在考试过程中,如果分不清楚这些高频词汇的具体区别时,可以一次性都写上。
高分高频金词 ▼
人性化、智能化、信息化、科技化。
例2 ▼
南方某市交管、交委、城管以及城建委等部门负责人通过电视、网络直播就承诺的交通秩序、便民自行车等问题公开接受群众评议。一个多小时的“问政直播”让局长们“如火上烤”。这档节目成了当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也成了媒体关注的热点。
东部某县组织开展“心连心,面对面”公开征求意见、城市建设咨询服务等活动,在公众信息网上开通“党风廉政舆情在线”、“书记信箱”等栏目,拓宽民意反映渠道,使群众的需求得到及时回应。
问题:根据材料提出对策。
解读 ▼
(1)“交管、交委、城管以及城建委等部门”:当材料中出现很多部门同时管理的时候,就用“部门联动、协同(管理)”。
(2)“也成了媒体关注的热点”:当事情是好事时用“部门联动”,当事情是坏事时就用“多头管理”。
(3)“问政直播”:当材料中出现直播等类似的词汇,就用“公开、透明、及时”。这些词汇在社会管理领域经常用到,可以想到别的词汇,但是这些比较常见。如果在材料中没有看到“及时”,但是看到“第一时间”“马上”“立刻”等和“及时”相同意思的词汇表达时,也要摘抄。看到原词抄原词,没看到原词就要联想到这些高频词汇。
(4)当材料中出现“公开征求意见”就用“主动(自觉)”。
(5)“拓宽民意反映渠道”:这是高频词汇,材料中经常出现“拓宽民意、资金、融资、销售、表达、选拔渠道”
高分高频金词 ▼
部门联动、协同(管理)、公开、透明、及时、主动(自觉)、拓宽……渠道。
例3 ▼
上海浦东新区B镇是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典型的城郊结合镇,居民的来源比较复杂,需求多元,无论是从居住环境到基础设施,还是从生活服务到文化娱乐,或是从治安秩序到人际关系等,居民都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紧靠政府的人、财、物已难以满足居民需求。近年来,B镇大力探索社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机制,形成了“政府牵线、社会参与、群众评价”的公共服务格局。作为政府服务的补充和完善,目前引入的服务内容包括老年人助餐服务、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家政服务。未来,政府还将扩展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通过搭建更广泛、更全面的平台,运用市场机制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为居民提供文化娱乐、生活家政等多方位的服务,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问题:概括材料问题。
解读 ▼
“需求多元”、“难以满足居民需求”、“市场化机制”、“通过搭建更广泛、更全面的平台”:这些原词表达,经常出现,都是高频词。此处可以推出:拓宽供给渠道。材料中出现老百姓都拿钱了,就是“拓展资金渠道”。
高分高频金词 ▼
需求多元、满足需求、社会参与、搭建平台、市场机制。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 《东坡文集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