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中的文字……沐之

变化中的文字……沐之

2018-07-02    06'09''

主播: 美丽心情😜

61 0

介绍:
变化中的文字……沐之 读高中时我们班一个坏小子借了本手抄本给我,课本那么大,字迹比本子漂亮多了。一上眼就知道那是用了心思抄写的。那本书九零年正式出版了,书名叫“第二次握手”。我记得那坏小子神神兮兮的千叮咛万嘱咐生怕我给弄丢了。那书的内容现在看真的算不了什么,不过是个梅开二度的故事,怎么就弄得我同学猴急猴急的。那真的没什么啊。内容我是没记住,能记住的是那一本的好字。我确信那绝非出于同学们之手。或者是我太木纳,或者是那小子真没见过什么。 我见过的最黄的一本书是后来的事。那些年开始有人捣鼓古董了。潘家园旁的一条小路,连路灯都没有。黑乎乎每人一个手电筒,那就是最早的潘家园鬼市。那年的冬天真冷啊,皮帽子军大衣都不管用。我揣着手从东头走到西头,哪热闹往哪钻。那会对瓷器玉器根本不懂,口袋里捂着攒了半个月的零钱,也实在买不到什么像样的东西,主要就是图个新奇看个热闹。正打算空手而归时,一个像南方人的小老头低声问我,那声儿像堵着一口痰,听着那么难受:要书吗?借着手电那点亮儿,我一下子就惊着了。线装四册,翻开册封那书名真是惊人,早年间听老人说起过这书“肉蒲团”。我心中窃喜,好说歹说掏出了所有的票子和钢蹦,六块二。老头儿不干啊!得,您瞅瞅这帽子值二十吗,羊剪绒的,成交吧求求您了……怀里揣着书,这一道差点没把耳朵冻掉啊。 那书在我手里藏了二十年,绝对没敢借人看过。真不是我小气,那可是清版木刻的,那纸脆的多翻两次就怕它碎了。咱不说书的内容,地球人都知道。我拿它当宝贝,是因为书刊后印着一行小字:笑生私印。这可是稀有本!你想想,大清国都不让出版的东西,流到现在容易吗! 大慨是我与它的缘份浅吧,后来用它换了把枪,一尺多长镶满了松石和珍珠,红宝石的那种。我喜欢枪,明知亏了还是换了。再后来又用那枪换了个梅瓶,几次三番下来慢慢的也就忘了。 可我忘不了它的字。就像高中时传的那手抄本,经过一人便多了或少了点什么,你被吸引着,是因为每本都不同,却永远也找不到根。由此我想到了现代文字,现代的诗。你看吧,林林总总数量惊人,写字的人远超过唐宋,多可人的形势啊!可你再细品下,花里胡稍的多,踏踏实实的少。无非是用点奇巧夺人眼球罢了。这样的文字和我见过的手抄本差不多,每本的不同不过是多了点或少了点东西,每本都不同,但又都是同出一处。 这样的繁荣我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自省。咱就盼着吧,没准哪一天横空出世一位大家,有一本完全属于自己的书,那文字也光彩照人……哪怕是金瓶梅或是肉蒲团,总得值得咱有兴趣一笔一画抄它一遍吧。文字源于生活,而生活又大抵是相似的,难啊!盼着吧,我不行,你不行,没准他行……呵呵 随笔
上一期: 随笔……吴振
下一期: 醉荷……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