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火炉》作者:李文书

《泥火炉》作者:李文书

2020-09-08    07'29''

主播: 纯天然l

320 2

介绍:
《泥火炉 》 作者:李文书 北方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用土坯垒起的泥火炉,是每家取暖做饭的主要工具。泥火炉的样式是多样的,有摆在屋子中间大平台的,也有和土炕连在一起的低台泥火炉。还有把两个火膛并在一起同用的双炉火灶,垒砌泥火炉也是讲究工艺的,炉膛都是罐状形态,底层越宽敞,火苗越旺。且不容易灭火,虽是土坯垒起,但外表却抹的平整光亮。地火炉的构造比较复杂,就是把泥火炉和 土坯炕联在一起,火烟贯穿土炕顺房屋的烟道排出,要烟道顺风,过火通畅。既减少污染又能充分利用热能。所以磐垒地火炉的技术要求是很高的。 每到冬季,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和煤泥,把土和煤掺在一起和成煤泥添入碗口粗的炉膛,不一会儿,火苗窜出炉口,泥火炉周围就会烧的发热,伴着土香的热气暖烘烘的扑满房间,泥火炉上锅里煮的红薯冒出烫烫的热气散发出甜甜的香味,一家人围坐在泥火炉周 围,剥着滚烫的红薯依着泥火炉的温度取暖,生活虽有些清苦,却其乐融融。感到很幸福。 那时候烧煤是有定量的,为了节约用煤,人们把煤和土合在一块儿和成煤泥,用泥火炉取暖做饭和在一起是很经济的,母亲总是利用泥火炉的热能摆弄出许多花样的饭菜供我们食用,把饼子切成片儿贴在炉口旁就能烤出黄瓤发糊的脆饼,粘上用烤糊的辣椒做成的酱,嚼起来咯嘣脆响,香辣可口儿,把红薯围放在炉口周围,盖上一个铁盆,不一会香喷喷的一锅烤红薯就会摆放到我们面前,现在想起来,馋的还流口水。 大冷天儿回到家,把冻红的小手扶在炉台上,两只冰凉的双脚蹬在炉壁上 倚炉取暖。晚上躺在暖融融的火炕上,母亲就会把我们的袜子、鞋子烤在炉壁上,早晨穿上感到温暖,幸福。暖暖的泥火炉充满家的温馨。 泥火 炉是农村离不开的生活用具,每当天寒地冻,大雪飘飞的时候,人们就会围聚在泥炉旁,坐在火炕上,烫上一壶老酒,炒上一盘花生谈天说地。议论今年的收成,明年的打算。女人们却围在一起边做针线活,边叙说着家长里短。泥火炉火炕还有保健作用,对老寒腿,腰疼病有神奇的传统疗法,泥火炉通过土炕内的排火烟道把整个土炕烧的炽热,有躺在土炕上暖寒腿的,有背靠炉壁烙腰病的,也有烤的满头大汗御感冒的,泥火炉,连火炕,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民俗文化是在大自然的环境下形成的民间风尚,和生活习俗。有一定的民族地域特色。每到冬季走进北方农村小镇,就会闻到了那纯朴的乡风,和热情好客的主人向你介绍泥火炉连火炕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古老的民俗风情会给你增添心情的愉悦和享受。一条条弯曲的街道,一栋栋古房陈舍,都在延用着这远古的生活设施,家家有土炉,户户有火炕,好奇的旅客来参观旅游,围坐在热乎乎的土炕上,喝茶聊天,尽享回归自然之美,他们说这些东西接地气,用着舒服,心里踏实。平淡的民俗风情,亘古的乡村风貌,民间流行的风尚,传统的生活习惯,凝聚着民俗文化深邃的文化内涵和智慧,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红红的炉膛,暖暖的火炕,带来温馨炽热的情意。缠绵那原生态的梦乡,躺在热乎乎的火炕上,感觉真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