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场中心,一尊高大的铜像屹立在眼前,他身着西装,两手叉腰,炯炯目光坚定地眺望着前方,这是被毛泽东称之为“中国农民运动大王”的烈士彭湃的铜像。
1986年是彭湃诞辰九十周年,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尊庄严威武的铜像在红场与世人见面。
彭湃的一生短暂又精彩,在短短的33年里,他为理想而生,也为理想而死。与大多数参加农民革命的人的区别是,彭湃出生于富有的大地主家庭,在母亲周凤和小学老师林晋亭的感染下,彭湃年少起就很同情贫苦的农民群众。
青年时期的彭湃从日本留学回到家乡不久,就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投身于血雨腥风的革命中。他坚信马克思主义,试图从教育入手去实现社会革命。失败之后,他开始把注意力转到工农方面来,但是要进行工农运动就要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唤醒工农。(太简单)
于是他努力引导农民认识地主的残酷剥削,号召大家团结一致与地主作斗争。本就出身于地主家庭的彭湃作出这样的举动,自然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在家人分产之后,彭湃亲自把自己的田契送给佃户。佃户没有接受,彭湃就在家门口一把熊熊烈火将田契全部当着大家的面烧毁。他的举动,表明了他与私有财产制的决裂,从此各分两派。彭湃就此深得人心,他的革命行动在海陆丰大地也不胫而走。
1922年的某个夏夜,彭湃组织了一个六人秘密农会,迈出了海陆丰农民运动的第一步。他们在贫苦农民中进行宣传发动工作,思想工作与行动并存,反对封建,反抗剥削,农民运动的红色大网越织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其中。不久,赤山约农会、海丰总农会、惠州农民联合会、广东省农会相继成立,此时农会蓬勃发展,人数几十万人。
1924年,彭湃在广东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又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彭湃领导三次海陆丰武装起义,1927年11月,建立了海陆丰苏维埃政权,这是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也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
1929年,33岁的彭湃在参加军委会议的过程中,因秘书白鑫的告密出卖,被敌人抓捕,不幸入狱。但面对敌人乌黑的枪口,彭湃临危不惧,镇定从容,献出了自己33年绚丽绽放的生命。
如今,彭湃铜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仍在深情地望着脚下的这片故土,在今天,他矢志追求的革命理想已成现实。时光不再,英雄已逝,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指导单位:广东省委网信办
支持单位:南方杂志社、广州市委网信办、深圳市委网信办、梅州市委网信办、汕尾市委网信办、韶关市委网信办、中山市委网信办、东莞市委网信办、惠州市委网信办、河源市委网信办
承办单位:荔枝App、高德地图
撰稿:荔枝App
核稿:汕尾市委网信办
录制: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