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地标|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旧址

红色地标|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旧址

2020-07-23    06'09''

主播: 湾区听闻

3658 21

介绍:
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佛山红色地标 在顺德大良文秀社区,有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古庙,名为西山庙,是当地的地标建筑。这里不仅是社区居民的祈福圣地,还隐藏着广东省最早一批的县办农军干校。本期节目,带你走进位于这座西山庙旁的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旧址。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它有力地推动了农民运动的开展。1924年3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向土豪劣绅和贪官污吏进行斗争。在中共顺德县支部的发动与组织下,到1926年春,顺德县共有区农会5个,乡农会143个,会员1.8万多人,农民自卫军2000多人。 随着农民运动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农会极需大批军事干部担任军事指挥工作。1926年4月,中共顺德县支部和县农会决定,学习借鉴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及军事训练理念,在大良西山庙内的三元宫开办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培训农军骨干,5月正式开课。校长由中共广东区委派来的黄埔军校毕业生、共产党员詹宝华担任。共举办6期,学员均自行携械参加学习,每期学习时间为3个月。第一期招收学员240人,分成4个班。不久,因形势发展需要,又在陈村新圩设立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三区分校,由共产党员江筠、崔宝田、黄德治(黄埔军校毕业生)任军事教官。这是广东省最早的县办农军干校之一。它按照黄埔军校的教学法,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注重对学员进行革命思想教育,把学员培养成既具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又有较高的指挥、作战能力的武装骨干。校长詹宝华在艰苦的环境中,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与学员同食宿,共训练,经常给学员灌输革命思想。共为顺德培养了300多名农军干部。受训后的学员回到各区、乡担任农会领导,增强了各区、乡农民自卫军的战斗力。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在广州发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该校遭到严重破坏,被迫停止活动。 1994年12月,这里被确定为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5月,当时的顺德市委、市政府拨出专款,建设农军干校旧址陈列馆。陈列馆面积288平方米,全馆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五四爱国运动前,顺德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第二部分反映大革命时期中共组织在顺德的建立、发展及顺德的工农运动情况;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农军干校的情况和贡献。2019年,对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旧址重新修缮,通过图文等详实的史实资料及对当时干校教室及场景的复原,集中展示了顺德农民的战斗精神,起到了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斗争精神的效果。 顺德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李良晖今年80岁,当时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的匾额就是由他书写的。李老退休前是一名老师,从教30多年,一直把“写好字”作为教育理念。他向我们透露,自己与农军干校结缘也是写字。20世纪50年代末,李良晖在顺德人民小学任教,因为毛笔字出色,被顺德博物馆馆长莫光甫相中,让他为农军学校写一个竖版匾额。 【李良晖】:莫光甫看到人民小学的牌匾,就找到我,让我帮忙也写一个牌匾,我便找一块木板写了,也是为地方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吧。 文秀社区党委书记曾春表示,大良街道非常重视文秀社区的红色基因传承工作,先后投入70多万元,对农军干校旧址进行修缮,以及对中共顺德县支部进行迁址还原,就是为了更好的传承红色基因。 【曾书记】:县农校旧址是我们文秀社区内的重要红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很多细节场景都力求还原当时的原貌,目的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文秀社区的红色历史,更好的“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接下来,我们会把文秀社区的红色资源进行整合,打造红色主题教育线路,擦亮文秀社区的红色名片。 以上由记者白靖采制 指导单位:广东省委网信办 史料提供:佛山市委党史研究室 授权发布:荔枝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