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东征烈士墓园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东征烈士墓园

2020-08-11    03'25''

主播: 湾区听闻

1576 6

介绍:
草木青葱,繁花朵朵,依山而建的东征烈士墓安然矗立,在这里,长眠着在两次东征战役中牺牲的516名黄埔军校烈士。 1925年1月,军阀陈炯明所部联合其他反革命势力,趁孙中山北上商定国事准备进攻广州,妄图摧毁革命政权。为了打破陈炯明进攻广州的反动企图,巩固基地,广东革命根据地决定东征清除叛逆。在孙中山的支持准许之下,黄埔军校组成了由教导团官兵和在校师生组成的校军,参加了东征讨陈作战。在革命军的努力和奋斗之下,两次东征战争都取得了重大胜利,为北伐战争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然而,这是东征军们用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换取回来的。 东征烈士墓于1925年动工,次年落成,因为造型与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相似,也被人们称为“小黄花岗”, 在墓园,有一座仿巴黎凯旋门式建造的建筑——纪功坊,周围镌刻棕色陶瓷花边,棕色琉璃瓦顶,庄严美观。纪功坊内的石壁上,镶嵌了三块石碑:《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东征阵亡将士纪念碑》、《陆军中将刘君墓碑》和《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东征阵亡将士题名碑》。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国民革命军官学校东征阵亡将士题名碑》上,仅篆刻了238位烈士的英名,甚至不到埋葬于此的革命烈士的半数。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并不是东征战争不激烈,也不是革命军特别骁勇善战,而是因为此碑刻于1928年。当时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已经完全破裂,国民党成为唯一合法的执政党,不愿承认共产党的功绩,因而许多共产党员烈士的英名和光辉事迹都被无情地抹煞了。 墓园还有一座独一无二的单人墓――蔡光举烈士墓。蔡光举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来自贵州省遵义人,骁勇善战。据说他在东征战争中牺牲于淡水,是军校队伍中牺牲的第一人,故为他单独造墓,独享殊荣。 斯人已矣,但他们的英勇事迹,鼓舞着人们勇敢地担负起自己的使命,负重前行。 指导单位:广东省委网信办 支持单位:南方杂志社、广州市委网信办、深圳市委网信办、梅州市委网信办、汕尾市委网信办、韶关市委网信办、中山市委网信办、东莞市委网信办、惠州市委网信办、河源市委网信办 承办单位:荔枝App、高德地图 撰稿:荔枝App 核稿:广州市委网信办 录制: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