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导读 第二章

《道德经》导读 第二章

2020-11-25    15'23''

主播: 欢女儿👇

26 1

介绍: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感悟:无为是一种韬光养晦的思想。不刻意追求,也就是在追求。追求和不追求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和个人联系起来。就是自己不强大的时候,就需要“无为”。无为就是积蓄力量的一个过程。无为即为。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时候,个人就会顺其自然的“当仁不让”。我个人觉得,道德经第二篇讲的是: 道在万事万物中的一个辩证的思维方式。 人性就是追逐名利,这是很难克服的。 我读了这段文字,领会到“不违法的情况下,自己越害怕什么,越去做什么”。 世间的标准容易迷失自我,为美而美不是美,为善而善不是善,真正的自信 善良才会生爱 生真正的善意 , 如果你爱花 那看到花就会心生爱意,如果你只是一个医药工作者只是觉得花对你有医学价值,花就没有价值,对身边的人事会是一面面镜子,一切都取决于我是谁,我的高度在哪里。 为了美而美,为了善而善就不美了,不善了。不被外界的名和利诱惑,心外求法就苦恼了。发自内心自然流露出的那份美好、喜悦、自信、善良,大家也回馈给他同样的美好、善良。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从心出发用行动去利益他人,用自己的德行去影响他人。就是无我利他化育天下之心。就像太阳照耀万物,雨露滋润万物生长,并不以此自居。 我们如何看待事情,未必是事情的本质。生活是一面面的镜子,照见的是我们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看清人生社会的本质,让生命价值得以最大化,让自己过上更加幸福、自在、圆满、觉悟的人生。 圣人不会随意判定任何一件事,而以道德人性的光辉引领众人,将外在事物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圣人成就万物,但又不会居功。由此看来,我生活中所有的呈现都是我心灵品质的呈现,想要有最好的呈现,就要有最好的心灵品质。想要提升心灵品质,唯有明心,净心。坚持不懈的读圣贤经典,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如实观照自己起心动念,深刻反省不善念头从何而来并清除掉,刻意引导自己产生良善念头,如此不间断,久久为功,心灵品质必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