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人,才能走的更远

感恩的人,才能走的更远

2022-05-11    08'20''

主播: 宝宝的微笑

59 0

介绍:
《韩非子》中说:“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 智慧之人也需要众人帮衬,才能立功建业。 一人之力难以擎天,万众之肩定能填海。 受人之助者,心存感恩,滴水报以涌泉,把大爱和温暖无限传递。 感恩是一种美德,可以让人心生明镜、抵达坦途、走得更远。 感恩,是一种生命的回还 《增广贤文》里讲:“羔羊跪乳,乌鸦反哺。” 百善孝为先,生命中最珍贵的传承是善。 善,是感恩之心中最初的敬畏,是一种生命的回还。 孟郊在《游子吟》里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生命的伟大之处,在于养。 养,是一种无私的付出,不计一切,给你所有。 感恩,是所有美德中最小的一种心绪,但是能激发和滋养所有的善意和志向,可以让一个人拥有向往未来的轮廓,让一个人拥有成为更好自己的勇气,让一个人有一种披荆斩棘的力量和百转不回的执意。 那大于天的生养之恩,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涓涓细流中,早已将为父的威严、为母的仁慈、邻里的友爱和同乡的呵护,幻化成一枚枚舒朗青年,意气风发地勇往直前。 郑板桥在《新竹》里写:“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新竹都是生在老竹之上,老竹历经迷劫,数年不断,在土里深下扎根,新竹才有腾空而出的绿意和直冲云霄的底气。 每一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生命,都是一种双向奔赴的大爱。 前一辈支撑了后一辈的闯荡,后一辈演绎了前一辈的梦想。 在所有的扶持和期待中,感恩,是信仰不灭的延伸,是生命大爱的回还。 感恩,是一种善良的选择 《春秋》里说:“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行善之人,心中犹如春草生,不见其长,但会慈眉善目;生恶之徒,心如磨刀之石,未闻其声,臭味远袭。 感恩,是一种善良的选择。世间有很多人聪明,那是一种生来的天赋,而感恩则和善良有关,是为人正义和运道延绵。 希腊的谚语说:“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忘恩,是一种深渊,舍弃了为人之本,坠入自私的欲望之渊,灵魂被滑落被毁灭。 忘恩,也是一种背叛,是对情义的远离,背信弃义的人多行龌龊事,背负卑鄙铭。 人待我何,亦待人何,将心比心处,云易开月更明。 感恩即是别人的给予,也是给予别人的馈赠。让心善之人得到回应,是世间最美和最温柔的语言。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一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二乐仰不愧天,俯不怍人;三乐天下英才而育之。” 团圆是福、坦荡是气、育人是享。三乐之善,饱含感恩之德。 感恩的选择是至善,乐于分享的人被英才所敬,事有所专多是心怀坦荡,大福之家,多为全员健康,平安。 投之以桃,还之琼浆。 感恩,是一种善良的选择,让美好变大,变宽。 感恩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人生漫长,常怀感恩之心,懂得感恩的人,才能走的更远。 《史记》中有一个韩信感恩漂母的故事。韩信在未建功业之前,生活很是落魄,经常食无定所,为了裹腹就到河边钓鱼。 在河边漂洗浣纱的阿婆见韩信连接几天都一无所获,便把自己的一点餐饭分给他吃。 韩信感动漂母的恩惠,就对漂母说:“吾必有以重报母。” 可是漂母听了并不开心,回答他:“大丈夫不能自食,岂望报乎!”韩信顿时深感愧疚。 感恩,是一种能力,自己身无长物,所谓报答也只是一句空话。 韩信穷其而后工,名誉四方之时,赠千金给漂母,并且在漂母离世后,给她修了等同王侯的墓穴。 感恩,有一种鞭策的力量,激发自己去奋进和拼搏。 柳宗元说:“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课堂的老师教授德行知识,为人师,是风范。 自己有一颗感恩之心,就是自己的老师,可以自我教化。能听见自己生命的拔节声,如夏禾夜长,有新生之美。 感恩,是一种轮回。恩泽生命,滋养心灵。 感恩,是对生命的敬畏和感谢,让人心怀悲悯,大爱如初。 感恩,是善良的选择,让温暖继续,让微光延长。 感恩,有一种味道,是择之若饴的甘甜。感恩是一种信仰,心怀感恩,不愁知己,前路漫漫,感恩识人更识君。 “三人行,必有师焉。” 感恩之心,是学习之心,谦卑、接纳,常怀感恩,可以走得更远,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