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出现了种种错误的行为,我们要如何救失呢?
孩子的行为来自于哪里?他的心。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想调整他的行为,一定要调整哪里?心。
有一部书叫《有纪律的孩子更优秀》说“太少纪律会让孩子无人约束,自我膨胀将使人生杂乱无章,甚至罹患心理疾病”。什么是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就是人的本善被压制了,而习性做了主人,泛滥,人不能自制,导致他和这个世界之间不能够正确往来,又自卑、又烦恼,走不出来。
心越清净,本善越绽放的时候,人越坚强、越健康。心越杂乱,习性越重的时候,人越容易患病,就是太自我了。可能到了十二三岁,老师收他一个手机他就跳楼。这就是他的心理模式,他威胁家人已经惯了,之前他曾经多次以类似行为来获得成功。他那个错误代码没有及时得到纠正。
有一个问题,我们管孩子,不满足孩子的不正当要求和行为,孩子心灵会不会受伤?因为管的是习性不是本善,所以不会伤到孩子。
孩子的“恶”出现时,必须及时给予惩戒。哪些是恶?不孝、不敬、偷盗,小习性、小欲望,这些要惩戒。
哪些行为会让孩子心灵受伤?第一,家庭冷暴力,父母对孩子不管、冷漠,不爱不理。第二,父母用侮辱性语言,贴黑标签,比如你完了、你不行、你笨、你天生笨,这种话对孩子刺激性特别狠。孩子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第三,不公平的管教。比如大人可以犯错误,可以玩手机一天一宿,孩子玩手机就开始骂。
管孩子,孩子心灵会不会受伤?管对了,能管出心灵健康的孩子,不仅没受伤,而且越管越健康。
——《教子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