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以养德,今日俭否?
来自致良知四合院原创2020.08.18日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道德经》
01
丰俭有道:“俭”则能敛,“俭”则能约,“俭”则能朴。
节制是一种美德,简朴是良好的家风。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一生修身立德,以“内圣外王”为人生追求,给自己定下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的座右铭,立志于“澄清天下”,救国救民,终成大清的一根柱石。
虽官至一品、位至爵相,于饮食上,曾国藩却非常节俭。每餐,荤菜多则一样,少则没有。如果有客人来,则添一样荤菜。因此,时人笑称其为“一品宰相”。他吃饭时,若见饭中有带壳谷物,还会将其捡出,将硬壳剥去,再吃掉。
曾国藩自奉清苦,一生廉俭自守。在给家人的书信中,他写道:
“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待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居家之道,推崇俭可以长久,尤以戒奢侈为要义。”“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曾国藩要求家中人自行养鱼、养猪、种蔬菜,不可饭食奢侈,不可怠忽。并要求子孙除读书外,亲身打扫卫生,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曾国藩高度严格地要求自己和子女,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使俭朴勤奋、求学务实的家风代代相传。
事实上,古时令人尊重的名门望族,即便积金满堂,也无不以俭约为德。
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时代,反而格外需要恪守俭朴、克制物欲。
能真正守一份俭朴之德,能不汲汲竞逐于外物,便是不明和贪欲较轻的表现。好名、好利等贪欲轻一分,良知便更清澈一分。朴实用功,自会透彻。
无论家境多么富有,都不要放任孩子糟蹋粮食,不可纵容孩子不劳而获。教会他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培植他的同理心,更要教会他感念国家与时代。这是父母能给予儿女的最好礼物,可以惠及孩子的一生。
以俭持家,便是在塑造孩子的心灵品质,念念之间为孩子种下善因。
02
培养孩子俭朴的德行,还只是在德上用功。
以“心-道-德-事”四部曲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要求孩子珍惜一粒米,不是仅仅为了省下几个饭粒,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一颗俭朴、纯善、感恩的心。
奢侈浪费的本质,即是一份不明和贪欲。
不明白心中拥有无尽宝藏,便会汲汲外求,将自身的价值感寄托在对外物的占有之上;不明白行为作用与反作用,就不能把握好自身与外物的关系,缺乏一份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心,便会对于自己的浪费行径麻木不仁。
譬如某些从事直播行业的工作者,为了营造噱头,买来大量食物做“吃播”,在镜头前嚼两口,转头就将食物吐掉,甚至直接倒进垃圾桶。
这些把浪费食物看作理所当然的人,有如“盲人骑瞎马,半夜临深池”,浑然不知他们的所作所为会带来怎样的反作用,更对自己浑浊的心灵品质无知无觉。
对这类人,庄子曾如此慨叹:“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占有即被占有啊!和外物接触便相互磨损,驰骋追逐于名利而不能止步,丧失了心之主宰,飘飘荡荡,岂不是很可悲吗?
那么,从心上用功,应如何做?
孔子曾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又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意思是说,君子有一颗求道之心,对于吃食、住处等外在环境,本就不会提出过高的要求。
克去心上私欲,回复本就清澈的心体,清净、自在、喜悦之感便会油然而生。
心上明了,格局与境界提升,俭约之德自然傍身,且不易退转。
03
从国家角度看,俭约更是应该倡导的社会风气。
放眼历史,中国人民曾无数次遭受粮荒之苦。从古至今,史书中,有大量的饥荒记载。洪涝、干旱、蝗灾、虫害……仅在几十年前,如何填饱肚子,还是全中国的难题。
无农不稳。国家未雨绸缪,早将粮食安全放在极端重要的高度,建立了强大的后勤储备。
今日,我国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完全实现自给,粮食生产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库存充足,供应无虞。
在感恩国家与时代馈赠的优厚条件之余,我们也必须看到,在眼下的“特殊时期、关键时刻”,面对新冠疫情和中美博弈的白热化带来的严峻外部环境,我们应始终抱有危机意识。
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当中,大国崛起需要硬实力,也需要软实力。软实力即是文明,是一个民族心灵品质的呈现,就体现在国人的修养、素质、品德上。
因此,对个人来说,贯彻“不剩一粒米”的“光盘行动”,既是小事,也是大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只有把这些小事变成我们的自觉行为,并且做好、做到位,内化为永久的习惯,才能一步一步建设好中国的软实力。
有一位董事长曾说:“当今社会,是一个物质高度发达的时代,也是一个物质高度浪费的时代。当我们过度浪费和消耗资源的时候,其实真正消耗的是我们的心力。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是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宝贵精神财富。”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今日,俭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