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界限的要素:让孩子知道“后果”
教导“后果”的概念
为孩子设立界限的要素之一就是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带来好的结果,也可能带来不好的结果。如果他们扔石头,可能会伤到别人或者打破窗户。如果他们不断把牛奶倒在地毯上,房子里就会有怪味。如果他们打别的小朋友,他们将变得不受欢迎并且还可能被对方打。关于后果,给大家介绍两种
逻辑后果
有时,我们要让孩子为自己错误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付出代价。所以,如果孩子年龄足够大,到了懂得自己不应该把食物扔在地上的年纪,我们就要坚持让他们自己把地板清理干净。如果孩子因一时气愤而弄坏了一件玩具,不要再给他买新的。
如果孩子扔石头打破了窗户,而我们已经明确告诉过他们不要那么做,那就要让孩子拿出自己的零用钱来修理。如果孩子不按时完成作业,那就让他们被老师罚好了。让孩子承受一些不愉快的后果往往是鼓励他们好行为的最佳办法。
强加的后果
有时,孩子的不正当行为不会自然而然导致不愉快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必须人为地强加一个不愉快的后果,比如,如果孩子对(外)祖母态度粗鲁,那么当天晚上可以不让他看电视,或者如果孩子打了弟兄姐妹,可以让他比平常早些上床睡觉。
我们了解了后果,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立定界限六大原则
1. 不要试图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
不要试图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可以从《亲子书》或朋友所提供的一两条建议开始着手。
2. 不要认为自己的家庭必须与别人家一样。
不要认为自己的家庭必须与其他家庭一样。没有什么统一的模板,对某个孩子有用的方法可能并不适合另一个孩子。
3.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也不要拿自己与其他父母比较。正如有位母亲时常提醒自己的:“比较让人厌烦。”
4. 及时沟通找到孩子的问题。
与伴侣谈谈自己面临的情况(但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如果你独自养育子女,也可以找其他成年人谈一谈,然后确定自己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即便一点改变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5.不要期望立马会有效果。
不要期望立马会有效果。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一致性与常规,但他们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看看你是不是认真的。你可能认为孩子对这些“新立”的规矩置若罔闻,但这可能是他们故意试探你的策略。
6. 称赞好的行为。
称赞好的行为。这是激励孩子做出正确选择的强大动力。孩子会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以及赞赏,而父母也会明白强化界限并不用仅仅靠说“不”。要抓住每个机会鼓励积极行为。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孩子们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而学到的东西要比父母以说教的方式灌输给他们的多得多。我们对孩子的管教是建立在我们严格要求自己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如果我们认识到自己在饮食、不良情绪或者其他任何事情上失去了自制,而且自己在生活中没能保持健康习惯,那么最重要的是要先寻求帮助,以解决自己的问题。
内容选自《亲子书》,【英】李力奇 & 李希拉夫妇著,ZDL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