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频|小 秋 收 (三 章)
《拾豆芽》
拾豆芽,必须要在秋雨连绵的天气里。
收割黄豆时,秸已干,荚已满,稍不留意,黄豆荚就会爆裂。圆圆滚滚的,到处都成了黄豆的藏身地。
因为雨水长时间的浸泡,黄豆发芽是很自然的事情。
地里发出的豆芽,既短又肥,吃起来绝对要在市场买来的之上。
下雨天,无所事事,大一点女孩子们相约,到黄豆地里捡豆芽,一来改善生活,二来散散心事,两全其美。
必须穿上胶鞋,大田里黄豆茬戳脚;还要披上雨披,捡豆芽要弯腰,打伞不行。
黄豆芽大多藏在不被人注意地方,墒沟里的豆叶下,裂缝里的草丛中。一旦掌握了这个规律,女孩子们就能找到豆芽的身影。更可喜的是,豆芽往往会聚集在一起,很可能是因为捆黄豆秸时用力过猛,爆裂的豆荚太多的缘故,一有就是一窝,一拾就是一捧。
女孩子们拾豆芽,说说心里话,甚至还会唱歌:“谁知道角落这个地方,春天已将它久久遗忘……”有收获又有释放。
说说笑笑,寻寻觅觅,几乎每个人都能拾到一小篮豆芽。黄黄的,白生生,水灵灵,胖嘟嘟,回到家里,断然少不了爸妈的夸奖,弟妹的高兴。
陈 频,安徽省作家协会、音乐家协会会员,合肥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安徽省合唱指挥学会荣誉副主席。歌曲《中国船》(作者之一)获中国广播文艺金奖,《包河的月亮》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曾为合肥市龙虾节、桂花节撰写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