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着小朋友上网课,学了一首宋诗,杨万里的《稚子弄冰》。课上,老师说,银钲里的钲,是像倒立钟的乐器,还可以编在一起,叫编钲。
听完课,心里不安宁。老觉得,从盆子里敲出这么个形状难度系数很高。北地,冬天玩过冰的小孩都知道,冰要搞出个形状来有多难。从盆里磕出来个圆盘还常见一些。于是,去国学大师网站检索了一番。
银钲这个词,杨万里现存的诗里,用了两回。一回在这里,句子是“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另一回在《中秋月长句》里,句子是“须臾正面天中央,银钲退尽向来黄”。在当银钲句下,有周汝昌注,说:“钲,古代乐器名。罗类,或即用以代锣。”《中秋月长句里》,银钲应因其形圆色白被当做月亮的代称。这种方式和李白先生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有异曲同工之妙。
看了银钲指月,心下想,铜钲会指啥呢?检索一下,用铜钲的诗句还不少。像“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亭如篛笠安溪口,日似铜钲挂树头”。前一句是苏轼的,后一句是明代《姚丹丘秋亭树石图并题》里的。这两句诗都明白如话,铜钲指日,应当没有疑问。
苏轼是北宋人,杨万里是南宋人,在他们眼里,钲应该是个圆形乐器。
再查字典,《汉字源流字典》讲钲的演变时说了两种乐器,一为“古乐器,又名丁宁”,就是上文的图片;二为“一种铜制圆形悬击乐器,似锣”,释义下引的就有苏轼的那句诗。可惜,《源流字典》没有讲第二种钲最早产生于什么时候,大约研究古乐器的专家能讲清楚吧。
这样看,似乎是小朋友敲金盆,把盆里的冰块儿完整敲出来了,又圆又白,正可用银钲来描述。
金盆里脱出个圆银钲,银钲敲出玉磬声,杨先生以形引形,以色映色,以质唤质。读罢全诗,满眼都是顽童。真可谓手笔巧妙,不见痕迹。
——山外青山之2020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