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小朋友读语文,读了一句,问:爸,啥是窗屉子啊?一听就愣住了,这东西没听说过啊。让小朋友把课本儿拿过来看,是哪位作家用这么冷的物件儿。一看,《红楼春趣》,从《红楼梦》里摘出来的。不禁大汗,这书读过几遍,但这个词完全没有印象。免不了翻箱倒柜,扒一扒它的前生今世。
屉,在《红楼梦》里用过十多次,有三四次是用作盛放东西的小盒子,比如“(迎春)说着,又要了韵牌匣子过来,抽出‘十三元’一屉,又命那小丫头随手拿四块。”装在匣子里又能抽出来,这个就是小抽屉。抽屉,现在还有,各家各户的桌子橱柜都装。不过《红楼梦》里的抽屉不装在桌子橱柜上,也应该没有导轨,就是靠木料之间的些许缝隙活动。
除了当小抽屉,屉还有一次重要的出场。宝玉挨打那回,挨了打的宝玉,走不了路,便是丫鬟们拿藤屉子春凳抬到贾母房里的。藤屉子春凳,是凳子面嵌了藤屉子的宽大条凳。从形制上看,有点像现在的床尾凳。《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师徒四人借宿宝林寺,睡的是四张藤屉床。看来那会儿做床、做凳子,常用藤屉子。
剩下的屉字,都在窗子上。有时候叫窗屉,有时候叫纱屉。《红楼梦》第二十五回里说宝玉“早起来也不梳洗,只坐着出神。一时下了窗子,隔着纱屉子,向外看得真切”。人民文学版的,在这里专门加了一个注释,说窗子指木棂糊纸的护窗,护窗也有用木板做的,都是晚间挡上,早晨卸下。窗口木屉糊纱,可以透明、透风,称为“纱屉子”。看来,宝玉家的窗户至少有两层,一层护窗,一层纱窗。不过,人民社的注释里没说纱窗是谁糊的,《红楼梦》里到交待的清楚明白。《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里,有一段儿专门说糊窗户的事儿。“贾母因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有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他把这窗上的换了。’”后面就引出了比薛姨妈、王熙凤年纪还大的“软烟罗”来。王熙凤嘴巧,顺着老太太的意儿,让老太太讲古经。贾母给众人科普说:“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青,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霞影纱。”糊窗屉是女人们的事情,隔着窗屉、纱屉看室外光景、人物,是姑娘丫头和宝玉爱做的事情。《红楼梦》里最常隔着窗看的,一位是宝玉,一位是黛玉。比如《第三十五回》里,“只见窗外竹影映入纱来,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黛玉无可释闷,便隔着纱窗,调逗鹦哥作戏,又将素日所喜的诗词也教于他念。”有文化的姑娘,逗鹦鹉都是用的诗词。
《红楼春趣》选段里,开头就是听见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红楼梦》窗屉子倒了两次,一次真倒,一次假倒。假倒的就是这一段,在第七十回。真倒的在《第七十三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第一段。原文是这样的,“话说那赵姨娘和贾政说话,忽听外面一声响,不知何物。忙问时,原来是外间窗屉不曾扣好,塌了屈戌了吊下来”。这一段文字把窗屉和窗户的关系写了出来,窗屉是靠着上面的搭扣扣在窗子上的,扣不好,会倒。估计姑娘们平时没少听这个声音,很熟悉。窗屉上糊了纱,风筝上也多半糊了纱,掉下来撞在竹梢上,声音还真会有点像。姑娘们拿倒窗屉子打比方,也正合适。这么看,曹雪芹的文字工夫已经进了入微的境界。
窗屉是啥样,咋做的,差不多明白了,可为啥叫窗屉,还是不明白。还得找,还得猜。
屉,在《字汇》里有解释,很简单:“屉,鞍屉也”,也就是马鞍垫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这里的鞯就是屉。屉和鞯咋联系起来的?屉还有一个意思,《玉篇》里说“屉,他厉切,履中荐也。”荐是草席子,鞋里的草席,大约最早的鞋垫吧。这么一综合,我们大概可以猜出来窗屉为啥用屉字了,它们都是硬物件上的软附件啊。
——山外青山之202002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