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四气调神 6、无条件地接受大自然的安排就是四气调神

第二节 四气调神 6、无条件地接受大自然的安排就是四气调神

2024-10-29    24'02''

主播: 乐妈朗读

46 1

介绍:
第二节四气调神 6.无条件地接受大自然的安排就是四气调神 中国人对生命的认识,最高层次就是神,《黄帝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是我到目前为止看到对神最具有价值的论述。不要把神想得很神秘,神,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黄帝内经)里讲得很妙,四气调神,如果没有,你调也调不出来。比如说调凉莱调味道,调,那是因为有盐,有醋,有酱油,这些都有,然后你把它调一下。如果没有这些物质基础,你把空气调调,也出不了味道。通过这一点,我们一定建立自信,这个神,它本来就在,只是它乱了,需要把它调正。我之前在沧州的课程已经把这讲得很清楚,神本自俱足,无时无刻都在,不增不减,只是看它是一个什么状态。咱们现在,在这个基础上,要做的就是把神调一下,调到它应有的状态。怎么调呢?四气调神大论。什么叫四气?四气本来讲的是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对应气的特点,春天的气被称为温,夏天的气被称为热,秋天的气被称为凉,冬天的气被称为寒,寒热温凉,就是四气。人在四季当中,针对四季这个气的特点,无条件接受、拥抱、融人,这就是调神。 从西伯利亚到咱们黑龙江,冬天的特点都是寒,天寒地冻。寒的这个气应该就是在冬天,反之如果这个气出现在夏天,就不对,大家千万记住气不能乱。夏天是热,就不能寒。如果夏天出现寒,那就叫妖,就叫邪,就叫不正,不正常。该冷不冷,该热不热,统统为乖张,就是人祸。所以在东北,咱们这个漫长的冬天,如果用暖气过度,那就出问题了。夏天咱们该热,结果你吹空调,喝冷饮,吃生冷,水果饮料过多就出问题。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是冬天,最容易出事的是夏天,我很快就要讲这个问题了。夏天乱吃、乱喝、乱吹、乱活,该热不热,夏天我们怪就怪在和不热的接触。这样一到秋天,8月7号一过,就是秋后算账,这个太厉害了。如果夏天伤得很,那么到秋天就要命,就不给得病的机会,直接把命要了。如果夏天伤得还没有那么严重,好,恭喜你,只是让你得场病,过后还给你留条命。如果夏天照顾得好,该热咱就热了,空调也没怎么吹,生冷也没怎么吃,瓜果也没怎么吃,这个夏天过得很热,这叫合道。这个夏天过得很热,那么到秋天就是秋高气爽,硕果累累。金秋十月,到秋天就是收获。所以说如果夏天过得正常,和寒凉生冷绝缘,那么到了秋天,立秋一过,第二天你就觉得整个人精神抖擞,走路虎虎生风。大家听我用这个词,你到立秋一过,就觉得腿上特别有劲,头脑特别清醒,心情好。但如果不是这样,夏天没好好过,那到秋天立即变成悲秋,总想哭,就是精神出问题了,到秋天总想哭,秋后算账是非常厉害的。这些问题出在哪儿?就出在人不会活。所谓的四气调神,就是人无条件地接受大自然的安排,接受春天的温,夏天的热,秋天的凉,冬天的寒。 我看新疆的一些纪录片,在新疆的大草原上驯野马,里面就说,什么是上等的马?什么被称为天马、宝马?就是遇到暴风雪的时候,看看哪一匹马能够带头冲向暴风雪。那不是一般的雪,它是暴风雪,刮着大风,就看不清前方。总有一些马,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大无畏的勇气,它敢于冲向暴风雪。主人就把这个马做个标记,这个马就是天马,就是英雄之马。大家通过驯马能够悟到什么?在咱们东北这边寒冷的冬天,你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咱现在不说让你像马冲向暴风雪,你这么做,人都被风刮跑了。咱不要这样走极端,因为咱不具备马那样的体能和那样的速度。但是,在冬天的时候,我们能够在自己保暖的情况下,穿着厚衣服,你出来,能够独自一个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到在室外走走,走个三四个小时,看看满天的银装素裹。毛主席在《沁园春》里写的北国风光,那个时候就是你和天地对话,就能体会到什么叫大自然的雄壮之美!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就能体会到,冬天这个养神,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是让自己的心沉下来。心沉一分,你就有一分大无畏。比如说一个癌症患者,得了很大的病,处在对病的恐惧当中,结果就在一个冬天,选择外出走了走,外面刮着风,下着雪。走了一个多小时回来,就感觉对人生开悟了,这就是调神。 该冷的时候一定要冷,我有一个习惯,因为我们河南那边冬天雪比较少,最多一年下三场雪。所以一到下雪,我就像过春节,那高兴、兴奋,一下雪,我早上起来,饭一吃饱,口袋里面塞几个馒头,带两个核桃,渴了吃雪,用雪就着馒头,那个时候伤阳,肯定多少得伤一点儿。我就出去走一天,从早上出去,走到天黑回来,鞋也走湿了。那个时候脚不会冻,因为你在运动中,你是不停地走,这个气血是通的,血液循环是畅通的。我就出去走,走一天,基本上也把我前半辈子梳理一个遍。回来之后,就觉得,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就觉得前半生都过去了,那一页翻过去了,成败得失都不再提了,都过去了。一年中,这种机会也不过是两次,但是咱们东北这边可是漫天大雪。一旦有这样的机会,你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两个人结个伴,但是两个人不要并排走,距离要拉开10米,你走你的,我走我的,相互有个照应。冬天该冷的时候冷,就能让人的心神沉下来。 只有在冷的这种条件下,人的神才能够凝聚。有个成语叫聚精会神,聚精会神的前提就是冷静。环境冷,人的心静。对于大自然来说,天给我们提供的环境是冷,但我们自己心要静。这两个状态,冷与静的结合,就容易让这个气聚,就是会神,会神就是创造力。中国成语还有一个词叫出神入化。如果现实中自己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周围人遇到大问题需要你帮忙,你要想帮助自己,帮助他人解决困难,这个状态叫出神,就叫出神入化。这个时候,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是生命的燃烧。平时没有会神的基础,到时候你神没法出。你没有,就出不去,就干瞪眼。遇到别人有困难,除了陪着他流泪,陪着他伤心,你没有任何办法,为啥?无能!这时候让你出神,你也出不来。当平时有这个积累、沉淀,到关键的时候,你就能够出神人化。你只要是真正关心对方,这个神啪一下就出来了,而且入化,神一出来就好像它能够穿越时空,哪怕他在美国,他对你电话一说,你对他的问题了如指掌。对方就从你这个谈话中间,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安慰,他就能增加一种自信,就有一份安全感,敢把命交给你。就是你这个出神的状态才能进入他的内心,让他的内心发生变化,这就叫出神入化。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都是能出神入化的人。可是大家看,这个出神入化的根基在哪?在自己会神,平时是想尽一切办法吸收天地能量,生活和大自然高度吻合,这样自己一直积蓄实力。一旦遇到突发事件,需要你站出来,如果条件成熟,你和对方有这个缘分,你就敢于担当,就能全力以赴,毫无顾虑地把你的方案推出来,和对方心交心说心里话,这就叫出神人化。出神人化是一种创造性的、消耗生命的活动,是人生意义的体现,人生的意义就在这个时刻。 所以这样大家反复体会,为啥在四季当中我最重视冬天。我们家在中原,没有咱们东北这么冷,冷的环境没有东北这么优越,我就只能做到静,在静上做文章,把心静下来。而且主动给自己制造一些困难和打击,也能让自己感到冷。所以这也是我的一个生命体验,我这个人就是喜欢跟自己过不去,给自己制造困难,制造挑战。我爱人就说我“没事好折腾”。我最喜欢钻研困难,迎接挑战。当遇到人家有困难了,或者一听到什么难题,越是难题,我越喜欢。所以当初我钻研中医的时候,我根本就不盯感冒之类的小病,直接盯癌症。这不叫狂妄,这叫喜欢挑战,这叫志向。所以我跟大家说这一点就是我的生命体会,我就喜欢向困难挑战。比如今天上午,由于昨天晚上没睡好,严重头疼,早上起来就流鼻血。在这个新环境,没睡好,外面那个空调噪音特别大。因为你就是睡着了,那个噪音一直在惊自己的神,神不能安,气藏不住。我说,这算个屁,这根本就不算啥,再大的困难都不算回事,关键的是自己担当,敢于接受打击。给自己制造困难,就是让人能够冷。有这种冷的状态,这种冷有利于人的心静下来。 说了这么多,其实真的说实话,就是让大家一定从深层次认可自己的生存环境,真的就是以东北人为荣,感觉到生活在东北是一种荣幸。其实哈尔滨,在黑龙江来说,它还是比较靠南的,往北地方大着呢。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有机会的话,在冬天往北走走。冬天有机会就到大兴安岭里面走走,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你走走就会增加你的生命体验。说实在话,东北是个宝啊,咱不说吃的,就说这个生存环境来说,东北这宝就是两样,一就是冬天的冷,这是一宝。人家说东北有三宝,鹿茸、人参、乌拉草。在我看来,这没有什么吸引力。我最看重的是东北二宝,一就是这边的冷,二是炕,就是屋里面的炕。我如果没说错的话,一般来说东北一年四季炕不断,家里来客了,也是先把炕烧热了,坐到炕上吃饭。03年我来东北就是在双鸭山,我记得很清楚,在双鸭山一个养殖场,那个女主人叫朱玉兰,我到现在都记得她的名字。她老家是山东临沂的,我去人家家里面,她是我的客户,我去拜访她的时候,就在她家病了。一进她家,她家那个大哥直接就说,烧炕。人家不管你啥病不病,反正人家就知道,人有点不舒服,烧炕,炕一烧,坐到热乎乎的炕上,屁股一坐热了,一出汗,再好好一睡,病不知道跑哪了。 所以当时我就体会到,咱们北方人这个生育能力强,跟天冷和炕有关系。这个炕是中国人生活的一个宝贝,也可以说是北方民族强大的一个奥秘。要解读北方这种生活方式,必须从冷开始,就是因为冷才需要炕。这个炕就是个宝贝,这样室内也别弄什么暖气。所以如果你还有老家,冬天可别在城里边住,回老家,回老家既能看雪,又能睡炕,那多好。咱们群里面负责给大家转发资料、整理资料、出书编辑的那个老师叫纪晴,大家很多人都认识她,纪晴老师就是依兰人。我这次来黑龙江哈尔滨,也和这个有关系。我说纪晴老师的老家,这不管咋说,不看僧面看佛面,也得去。我这两天抽个空,就想去她老家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