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记忆】18干板秧歌:光与声交织的历史记忆

【上党记忆】18干板秧歌:光与声交织的历史记忆

2019-08-29    12'14''

主播: 燕赵黎民

177 0

介绍:
干板秧歌,起源于长治县西火、荫城一带,至今仍有人将听干板秧歌称为听“老西火”。干板秧歌这一艺术形式的诞生、发展、传承,与老西火曾经辉煌的经济、文化密不可分。 西火镇邻近长治县的荫城镇,荫城曾是潞商铁器销售的集散地,有“万里荫城,日进斗金”之说。如山的炉渣,不仅见证了“老西火”的盛世繁荣,更孕育了流传久远、影响颇广的地方戏曲——干板秧歌。 明清时期冶铁和锻造业兴盛,人们在通红的炉火旁,打铁师傅随着“叮当当、叮当当”打铁的节奏指挥徒弟,时间长了,又编进去一些有趣的唱词,师徒二人站在炉前,你锤我锻手不住,信口开河唱两句,逐渐形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后经一些文人的加工提炼,将其编成故事,配以动作。每逢年节,人们便就地扭唱起来。当地人们把它叫做“地圪圈秧歌”。因其只有打击乐器,无管弦伴奏,被看作是干板秧歌的雏形。 干板秧歌源于劳动,孕育在手工打铁炉圪道,这一能够缓解疲劳、协调动作的“劳动号子”,在清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体系,由院落“坐着唱”发展到街巷“走场子”唱,角色也从起初的“小生”“、小旦”两种,发展至清咸丰年间“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直至搬上戏台。干板秧歌的发展无疑佐证着那一历史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兴盛。 至今,当地流传百年的顺口溜“瞧了西火旦,三天不吃饭”依旧闻名上党。其中,不仅体现了戏迷对当时干板秧歌名角的欣赏,也浸透着当地人对干板秧歌的深情和喜爱。时至今日,长治各县区的很多地方剧种几乎都是从“干板秧歌”演变发展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