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腾冲等着你/文 陈培良  朗诵 耐心等待

我在腾冲等着你/文 陈培良 朗诵 耐心等待

2018-04-07    12'01''

主播: 耐心等待😍

226 1

介绍:
我在腾冲等着你 作者  陈培良    莫斯科的秋天我去过, 她像个明艳动人的姑娘, 等待你的拥抱和飞吻。内蒙古的秋天我也去过, 他像一个憨厚的小伙, 等着与你把酒结拜。秦淮河岸边的秋天我住就是多年, 她像一个成熟的姑娘,等待心爱的郎君把她娶走。但是最最让我陶醉的还是腾冲的秋天了, 她像一个娇羞欲滴的姑娘深藏闺中, 等待绽放。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而今年的月亮恰恰在十七圆,这个月圆之夜我在腾冲“银杏村” 的民宿度过的。这个月圆之夜, 我仿佛听到了地球板块的剧烈碰撞声, 古丝绸之路上的马蹄声, 滇西抗战的隆隆炮声。        怀着对古丝绸之路的想往, 对古道马帮的敬仰, 我循着那条蹄窝深深的千年古道去探寻古丝道马帮的足迹, 听导游讲述马帮动人的故事: “山高不过脚板, 路长不过马帮。” 历时两千多年, 腾冲人在世界最险峻的横断大山中,手牵着马用脚走出了一条通往欧亚的西南“古丝绸之路"。 古道悠悠, 生死茫茫。 一代代男儿背井离乡走夷方,发财梦, 生意场,游子无言话沧桑, 几多红颜守空房。言者九十九倍的激情, 听者百分之百的眼泪汪汪。         闭目聆听, 古道的尽头仿佛传来了阵阵驼铃声。脚下的路悠悠漫长, 系着过去, 牵着未来, 通向层层叠翠的云峰山上。我像一个马帮汉子沿着茶马古道,手扶着悬崖峭壁, 走上了云峰山。是夜, 住进云峰山温泉酒店, 我要与云峰山温泉共沐浴,体会一下她的温婉和娇媚。       翌口清晨, 太阳从云峰山脚下升起的时候, 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云峰山温婉的姑娘。坐上神州专车, 沿着当年抗战时期的滇缅公路, 那被岁月磨蚀的车辙上 让我感受到滇西抗战的惨烈。脚下就是二次世界大战中滇西抗战的主战场, 一段颠簸的旧公路, 让我仿佛亲临了抗战的第一线, 心中燃起豪情, 眼前烽烟浮现。         颠簸的抗战之路走到了尽头, 车子驶向了新的滇缅高速公路。路绕着山, 山绕着路, 太阳在山与路之间穿梭, 我们在山间路上游曳。时值正午, 到达了我久仰的滇西抗战纪念馆。远征军、飞虎队、滇缅公路、驼峰航线、焦土抗战、南洋机工…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故事都发生在这里。“一寸河山一寸血”, 我中华二十万远征军在这里壮烈殉国!         时间过得真快, 这次说走就走的滇西之旅不知不觉过去三四天了。一个人的旅途孤独并不寂寞, 蓝天白云向我招手, 高黎贡山给我拥抱, 路边的山楂花在向我微笑。我沉浸于滇西的抗战史诗, 陶醉于边城的马帮故事,沉醉于腾冲的山山水水。         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茶马古道, 回归到祥和宁静的腾冲。蓝得发紫的天空,绿得冒油的大山, 金子般灿烂的阳光, 都尽情地拥抱着和顺古镇。         走进和顺, 就走进古村、古巷、古牌坊。住600年历史的徽派民居, 听流传久远的洞经古乐,看中国最大的多村图书馆, 享受侨乡古镇的淳朴闲静。走进和顾,老故事里说的是活着的历史:手工造纸、雕版印刷, 扬琴说唱、西腔皮影, 珠宝翡翠……夕阳炊烟, 耕读传家, 财富聚散, 赌石传奇, 命运沉浮……让你领略边城文化的深厚, 历史的悠久, 生活的丰富多彩。       傍晚, 坐在和顺人家餐馆的后花园, 欣赏着夕阳西下的高黎贡山山脚美景。蓝天白云与青山相映, 金色的阳光洒在整个山脚田园, 田园里的稻田、荷塘、丝瓜、豆角秧、三角梅、风尾竹、银杏树叶、徽式建筑, 让你享受到纯净、瑰丽的自然风光,体验难得的乡村田园生活。         坐在那里, 看着远处的高压线, 近处的梯田埂, 公路上飞驰的汽车, 田间蹒跚的小鹅。听着田间的鸟叫蝉鸣,荷塘边的傣族姑娘悠闲地唱着《月光下的风尾竹》, 歌声偶尔惊起几只剑嘴鹛乱飞。       夕阳渐低, 我带着无限的眷恋要离开这里, 金黄的稻浪及半绿半黄的荷叶渐失在地平线上, 越来越模糊。唯独那棵歪脖子山楂树孤独地映照在夕阳里, 似在示意:我在腾冲等着你。 陈培良,男,汉族,1976年生,河南固始人,清华大学EMBA房地产班研究生,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东莞创作基地副秘书长, 发表作品近百篇,参与编辑“往流作家群”《淮水》散文年选已历4年, 出版文集《星火蓼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