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骆驼草 作者:辛振乾   连襟被组织部门选拔为援疆人才,委派到新疆哈密市伊吾县支教。 农历己亥年八月,我带着女儿,同妻妹及外甥去伊吾探亲。 航班于晚上八点半在哈密机场降落,太阳仍火辣辣地悬挂在空中,而此时中原已经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在哈密小住后,连襟带着我们游览了天山天池,乌鲁木齐大巴扎、红山公园,淖毛湖胡杨林。 连日来,列车在沙漠、戈壁上穿梭,一簇簇低矮的绿色植物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问连襟:“那是什么植物?”连襟说:“骆驼草。” 搜索百度显示:骆驼草也叫骆驼刺,是一种自然耐旱植物,其茎上长着刺状坚硬的小绿叶,是戈壁和沙漠中骆驼唯一能吃的赖以生存的草,故名骆驼草。主要分布于我国内蒙古、甘肃、青海和新疆等内陆干旱地区。 骆驼草营养价值较高。骆驼刺扎破叶片后,伤口中分泌出一种糖汁,经风吹日晒,糖汁浓缩成小块,可以食用,民间叫‘刺糖’,煮水后可治痢疾,吐泻病。‘刺糖’在唐代唐玄宗时为贡品称刺蜜,色如琥珀,甘如糖味。唐代边塞诗人岑参诗云:‘桂林葡萄新吐蔓,武城刺蜜未可餐’,诗中指明葡萄初春吐蔓时,骆驼刺的刺蜜尚未结成颗粒,自然不可餐。     连襟所支教的地方叫伊吾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天山东段北麓,全县人口2万出头,县城常驻人口300余人。县域地处高寒,群山环抱,最高海拔4888米,县城海拔1700米。系五类高寒艰苦地区,属全国少有的少、小、边、穷县。 漫步在伊吾县城,空气清新,天蓝地绿,美丽静谧。苍莽的雪山清晰可见,巍峨挺拔;伊吾河穿城而过,静静流淌。城区及辖区所有道路没有红绿灯,车辆和行人各行其道,规矩有序。 从太行山麓到天山脚下,从黄河之滨到伊吾河畔,连襟克服了气候、时差、饮食等诸多因素,像骆驼草一样,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荒漠戈壁中。 连襟所支教的伊吾县高级中学,是全县唯一一所高中,师资力量薄弱,少数民族学生较多,文化基础参差不齐。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连襟和当地的老师们一起研究教学方案,制定教学计划,和其他支教老师组成攻坚小组,探索出“嵌入式”“定制式”“跟踪式”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在连襟和全校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伊吾县高级中学在2019年全国高考中,本科升学率创下历年新高。 连襟爱岗敬业,潜心教学,经常和当地的少数民族教师们一起研究业务,讨论心得。心怀大爱,慷慨解囊,默默资助3名哈萨克族贫困学生。爱疆爱民,利用节假日踊跃参加维稳执勤,自觉做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模范。援疆一年多来,先后被评为“优秀援疆人才”“优秀援疆教师”“维稳先进个人”等荣誉。 伊吾的天黑得很慢,比河南晚了将近两个小时。时空拉长了思念,繁忙的教学之外,更多的是寂寞和孤独。 连襟喜欢登山、散步,微信运动上的步数常常“霸榜”,或到河滩捡石头,去公园拾野山桃。在连襟居住的公寓里,堆放着形形色色的石头,有的还比较稀有珍贵,比如,戈壁玉,玛瑙石,硅化木。连襟还买来专用工具,把一颗颗普普通通的山桃核,精心加工制作成一串串精美的手链和念珠,送给亲人和朋友,把寂寞孤独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在伊吾援疆公寓餐厅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副醒目的标语:“不是所有的花儿都能在天山绽放,雪莲做到了;不是所有的树木都能在沙漠生长,胡杨做到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到新疆,我们做到了!” 骆驼草谦逊朴实。她不像苍松那么滴翠,一年四季穿着绿色的制服;不像牡丹那么鲜艳,披着五彩的华衣;不像穿天杨那么挺拔,永远昂着向上的脑袋;也不像垂柳那么潇洒,用细枝拂着路人的面颊。它默默无语,从不张扬,但是,在平凡的外表里面,却充满了生命的张力。 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电影《骆驼草》,反映了五十年代共和国军人像骆驼草一样,扎根沙漠,献身导弹科研事业的感人故事。主题曲《骆驼草》中一段歌词写到:“没有牡丹红,没有菊花香,我们是那不知名的骆驼草。原有多高我们生长多高,水有多深我们根扎多长,我们不需要甘露浇灌,我们不需要沃野良田,我们就是那骆驼草,日夜守护着可爱的家园……”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有句最燃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骆驼草坚韧顽强,不怨天,不尤人,同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绽放,成为荒漠和戈壁上那抹最耀眼的绿。 其实,连襟多么像是一棵骆驼草呀!和许许多多援疆人一样,信念坚定,忠诚坚守;无怨无悔,甘于奉献,把真情大爱献给边疆人民,讲述了援疆人精彩感人的故事,谱写了援疆人优美动听的赞歌。 一次新疆之行,也是一次心灵之旅。那些自强不息、敢于斗争的骆驼草,那些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的援疆人,都是我获得力量的源泉,将会深深地影响我、教育我。
上一期: 伟大的情怀
下一期: 与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