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遍全门派之小黄叽之歌!
《以世寂剑》
——剑网三.藏剑
歌手:小魂
监制:云端
作词/文案:素昭
作曲/编曲:深度ys
混音:云倾少
美工:素昭
【文案】
岁癸卯冬深,余客居沧州,后取道清池,赴至西子。
长陵一别,二十载已逾。吾闻藏剑山庄锋芒初露,亦知天下**江山已改。而今再与故人邀月对酌,人生恍若一梦。待到月上中天之时,酒尽杯空,故人辞笑拜别,各归江湖。
吾与叶自年少相识。知其一生,为剑而生,亦可赴剑而死。
世人皆谓叶乃英雄出自少年,然年岁相辞、日月更替,凡尘数载寒来暑往,他唯以沉默相对,枕剑而眠、抱剑观花、倚剑听雪、仗剑凌风……
一人,一剑,便已一江湖。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这八年安史之乱,他纵是悟彻剑中心法也无可奈何,便以此世之寂藏锋为剑,倾骨而守大唐万里河山。
【词】
第一段:
主歌A
君子如风,剑气穿云如虹。
二十载青史长阖,万象归宗。
谁仗剑凌风,看日出东隅鹤归松?
是风过孤山,已吹老岁月万千重。
主歌B
少年傲,也曾笑听雷霆破苍穹。
逐龙涛,惊起飞雪千层天地同。
泛舟平湖酒一盅,问水邀月无人共。
抱剑观花吴山侧,志托鸿鹄万仞峰。
副歌A
在等日月同辉,剑欲出鞘隐没山河。
他与剑共醉,是年少酩酊过的挽歌。
未等白驹同归,剑已藏锋甘作孤客。
他枕剑而寐,是世间几人知的寂寞。
第二段:
主歌B
尘世嚣,而今再听雷霆过苍穹。
剩多少,最后往事尘封皆成空。
踏马而过碧玲珑,回首恰与故人逢。
青梅煮酒对长空,恍若一梦水长东。
副歌A
未等日月同辉,剑已沉封归于山河。
曾与剑同醉,是眉间酩酊过的挽歌。
未等白驹同归,剑已藏锋甘作孤客。
他枕剑而寐,是世间几人懂的寂寞。
副歌B:
未等盛世名垂,城已破碎血染岱泽。
若铩(sha)羽而归,是风雨如晦(hui)处的长歌。
待得白驹同归,剑也藏锋甘作孤客。
他铸剑为碑,是今生不曾悔的信诺。
End
**************************************************************
1、整体:
文案中的“我”,就是歌词中的故人(主歌B引出)
以故人的视角反观叶英的一生。癸卯【时间点】是宝应二年,这一年是安史之乱结束的年份。”故人”是虚构的。
2.取意立意:
“何为藏剑? 剑有锋而形不露,以心为剑,是为藏剑。”
这一句,是我个人最初对藏剑的认识,到现在回头再去看,依然最戳人心。藏剑门派,不乏逍遥洒脱、快意江湖之人。但真正能做到人剑合一,以心为剑的人,当属叶英。
3、设定背景:
整首歌,设定的背景是叶英从八岁开始习四季剑法,而后一直独居剑冢,领悟剑法。(第一段主歌)
开元二十三年,枫华谷之战后,他再次闭关,领悟无上心剑。出关时,双目已失明。(第二段主歌)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叶英亲自开炉,率领庄中弟子,取西湖血铁和湖边寒泉冶铸兵刃千柄、又命藏剑山庄弟子襄助唐军。(第二段副歌)
3、叙述形式:
第一段主歌:从倒叙开始,二十年后,少年已老。回看曾经的意气风发。(主歌B的回忆)
第一段副歌:【剑出鞘】和【剑藏锋、孤客】对比,一个是心中的洒脱、鸿志。一个是现实乱世中的无奈(副歌A)
第二段主歌:主歌拉回现实,又一年过去,他出关时正值天下大乱。他虽双目已失明,但手中的剑依然为守大唐山河而在。(主歌B,出关后的叶英再逢故人。)
第二段副歌A:第一段副歌A的递进。
第二段副歌B:安史之乱。
最后:世人论说韬光养晦或少年英雄,但各中甘苦、因果舍得只有自己才知道。纵然以这半生孤寂悟得剑法、铸剑为碑,也不曾后悔。
注释:
1.【词】谁仗剑凌风,看日出东隅鹤归松?是风过孤山,已吹老岁月万千重。——【藏剑对应】灵峰剑.鹤归孤山:千载孤山信不孤, 岂必鹤归识丁令。
2.【词】少年傲,也曾笑听雷霆破苍穹。逐龙涛,惊起飞雪千层天地同。———【藏剑对应】君子风.听雷:淡看风云,笑听雷霆。君子风.惊涛:惊涛拍浪,千层飞雪。
3.【词】泛舟平湖酒一盅,问水邀月无人共。——【藏剑对应】君子风.醉月:醉酒花间,明月相邀。秀水剑法.平湖断月:棹歌何处泛扁舟, 秋凉望断平湖月。
4.【词】抱剑观花吴山侧,志托鸿鹄万仞峰。——【藏剑对应】灵峰剑式.风来吴山:瑞云深处碧玲珑, 吴山斜出锦屏风。
5.【词】未与日月同辉,剑已出鞘隐没山河。——【藏剑对应】君子风.啸日:辉同日月,道为中庸。
6.【词】君子如风,剑气穿云如虹。——【藏剑对应】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轻剑游龙,翩若潜龙。剑有锋而形不露,以心为剑,是为藏剑。
7.【词】未等盛世名垂,城已破碎血染岱泽。若铩羽而归,是风雨如晦处的长歌。———【藏剑对应】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唐都的盛世名垂,转眼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