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俺村的婆姨们
每当下午三四点钟,我们村的街头巷尾就会传来一阵阵悠扬动听的音乐声。循声望去,一个个身着艳丽服装的乡下婆姨们载歌载舞,翩翩起舞。他们唱啊,跳啊!个个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心中充满着无限的喜悦,随着旋律的起伏,她们像天鹅展翅般,轻舒双臂,缓移碎步,裙摆飘飘,轻歌曼舞。
走进细看她们的容颜,虽然经过精心梳洗打扮,还是掩饰不了沧桑岁月留在她们脸上的印痕。她们都是些60岁以上的农村妇女,岁月的无情在她们原本漂亮的脸蛋上留下了一道道皱纹,劳作的艰辛染黑了她们的面容,养儿育女的劳累扭曲了她们的身姿,这些她们全然不顾。个个神采奕奕,引吭高歌。哪里像一群五六十岁的老人。那矫健的步伐,那潇洒的风姿和他们的实际年龄相差甚远。充分展示了乡下婆姨们第二青春的勃勃生机。
以前,村里或多或少有些暮气沉沉的气氛。年轻人都天南地北打工去了,孩子们都随父母进城上学。村里显得没有一点儿活力。农忙时,家家户户铁将军把门,村里连个人影儿也找不到。农闲时,男人们不是聚在一起打麻将就是玩扑克,女人们坐在街上东家长西家短的拉呱。时有口角发生,气氛很不和谐,没有一点儿文化气息。
不知从啥时起,我们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悄然发生了变化。那些围着丈夫转围着锅台转的乡下婆姨们走出家门,追求时尚,fengliu起来了。
一个个文艺团体自动组建,秧歌队。广场舞队,威风锣鼓队相继而生。以前那些暮气沉沉的氛围一扫而光。这些花甲老人,这些乡下婆姨们,个个容光焕发,精神抖擞,尽显着新农村妇女的特有风韵。
前些天,传统的观音庙会上她们一展风采。观众蜂拥,摩肩接踵,掌声阵阵,叫好声声。令人刮目相看!
精彩的节目一个接一个。广场舞,舞姿妙曼;秧歌队,手舞足蹈;威风锣鼓队,大气磅礴。
我看着这些乡下婆姨们演奏的威风锣鼓,随着鼓点的起伏,心中荡起阵阵涟漪。时儿心静气和,绵绵不息;时而波涛涌起,异彩纷呈;时儿雷霆万钧,扣击心弦……。
那粗矿豪放、慷慨激昂、威武雄壮的鼓声;那强大的阵容、整齐的的队形;那多变的节奏、华采的服饰;那铿锵的鼓点、威武的舞姿;那震天的声音、冲天的杀喊;那惊天的气势,豪放的鼓乐。让在场观众震撼。我竟被这震撼的场面所陶醉,,觉得这鼓声,似惊雷阵阵,如波涛滚滚。我似乎看到了,那梁红玉击鼓战金兵的英雄浩气,我似乎看到了,那黄河巨浪滔天,一泻千里的气概。谁能想到,这些乡下婆姨们排练了不到两个月,竟有如此震撼的演出效果。
西冯城村的精神面貌变了,气氛活跃了。这些婆姨们功不可没。村妇联会为了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使出了浑身解数。申请区文化部们支持,组建队伍,组织培训,做了大量工作。乡政府,村委、支委都给与全力支持。村民踊跃参加,刻苦训练,终于使我村的中老年文艺团体活跃在各种场合。这些‘奶奶’级的演员们那种老当益壮的精气神值得敬仰。
西冯城村的精神面貌确实变了。dubo的少了,参加文艺活动的多了;口角少了,和谐气氛强了;老人们的疾病少了,体魄健了。她们忘了自己的实际年龄,在她们身上看不到佝偻的身躯和迷茫的眼神,皱纹掩不住对生命的热爱,白发遮不住飞扬的风采。他们追求艺术,丰富生活,愉悦身心,塑造自己。她们有一颗奔腾的心,有一片不老的情。她们用激情书写着美好的人生。她们是和谐社会的一道靓丽风景。她们不落寞,不孤独,弘扬正能量,宣传真善美,犹如“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新农村之图。
谁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道:晚霞红艳艳,尽显夕阳美!
忻府区网宣员岳玉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