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行进(中秋节征文)
文/梁少雄
诵读/月色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月亮升起来了,特别亮、特别圆,不愧是中秋之夜的月亮。皎洁的月光给大地万物披上了白霜、夜显得更安静了,好像专留给人们诉说团圆。
靠近窗口,我摆一八仙桌、搁几个盘子、分别盛上苹果、葡萄、核桃、中间摆上月饼,沏一壶浓茶,放上一瓶家乡的老西凤酒,让月光从窗口直射进来照到桌子上。
我心吟着苏轼的《水调歌头》伫立窗口,眺望着远方。目光几度转角,已然投向了远方的家乡。月是清明的,偶有浮云遮住了脸,未及,又露出了慈祥温和的笑脸,静静地注视着世间。秋风送来阵阵清香,带来了家乡的味道,树梢随它摇曳,身后的影子成了醉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吟到这,我忽然不知觉眼泪流了下来,聚合离散的情思缠绕在心头。十多年了,十多年没回老家过中秋节了!缕缕的秋风吹醒了我的思念,天上的星星一眨一眨地似乎也代表着我的思念,猛然心跳加快了,这是精神上的脱俗,这是大自然的将月光和游子的心思合而为一……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月吟诗作画,留下了许多有月的诗词,尤其是中秋的月。中秋的月有着灵魂,会将游子与家乡融合为一 起。
未离家之时,我的家乡,一个西北的大县——凤翔,人口约五十三万,四大名酒的西凤酒产自于此。我的父亲,一个勤劳的农民,农耕时种地,余下喂了十几头牛,由于酒糟(酿酒后的发酿原料残渣)对牲口有开胃、健脾作用,父亲每年都要去酒厂拉几拖拉机,那年周未我从学校回来,正赶上中秋节(当时中秋节不属法定节假日)
父亲说排队拉酒糟到我家了,我便开着自家的手扶拖拉机和父亲一块去拉酒糟。来回将近五十公里。等装上酒糟时,天己经黑了,那天恰是阴天,月亮还没升起来,我便近着天黑走。我家的手扶拖拉机是父亲公社化解体时从生产队买的,灯也没有,又破又烂,响声又大,本身跑的慢,一路上,我是追寻着前面的汽车,导引着后面的汽车。前面有汽车时,我加快速度追赶,跑远了,我又放慢速度,后面来车了,我寻觅着它的灯光继续加速前进,对面来车,我降低速度行进着,就这样一路该快就快该慢就慢,等下了二级公路,月亮出来了,我一路欢快地追随月光行进到家了,此时已是凌晨一点多了,母亲还等着我和父亲,母亲给我拿了一块月饼,我笑笑说没用了,中秋节已过了……那年我十八岁,十八岁的中秋节就这样过了,十几年了,却依然回荡在脑海。
中秋的月令我难忘,相隔数千里,思乡就流泪,时光如刀,砍走了芳华,却砍不缺家乡的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