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文 / 伊势英子
译 / 周龙梅 彭懿
贵州人民出版社
我心中有一片难以忘却的风景。
雨中,一位邮递员浑身湿淋淋地走在
搭满蓝色塑料布和帐篷的公园里。
他在寻找一个个失去家园的人们。
1995年3月,大地震过后两个月的神户,
房子、道路坍塌了,生活瘫痪了。
我如同在拼图似的,
走在既见不到狗,也见不到猫的街道上。
风景成了碎片,仿佛在拒绝被我描绘。
我还是头一回外出旅行带回来一本空白的速写簿。
那些不能忘却的风景,并不是不能画,
而是不应该去画。
因为画下来就会安心了,
当我用眼睛和手记下一切之后,
说不定就会把它们遗忘到什么地方去了。
三年后的春天,我收到一封从神户寄来的信,
号召我参加支援地震灾区重建家园的“1000把大提琴音乐会”。
空白速写薄上那些难以忘却的风景,又复活了。
这封信,大概也是那位邮递员送来的吧?
我13岁那年,与大提琴邂逅。
自那以来,大提琴不知给了我多少鼓励。
我成为了1000人中的一员。
1998年11月,再一次站到了难以忘却的风景前面。
大提琴——人形一样的乐器,唱出人的歌声。
大提琴手演奏时的身姿,在我看来,
就像是一个人在抱着自己的影子。
如同海浪般起伏的1000把琴弓,
充满了感情,充满了祝愿,奏出感人的旋律。
一片片风景的碎片,编织成音乐会那大提琴的琴声。
尽管每个人的故事各不相同,
但只要心心相印,就一定会变成同一首歌,
乘风飞翔,飞到人们身边。
原来那空白的速写薄上,
画满了大提琴手的速写。
两年过去了,当这本图画书完成的时候,
我画的大提琴手已经超过了1000人。
——2000年秋 伊势英子
可可妈妈亲子共读建议:
这个绘本故事是伊势英子的代表作之一,主题是灾后心理重建。这样的绘本,需要静静地品读,才能渐渐感受作品的张力。刚开始,我并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音乐来渲染故事的情感。有一天突然想起了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入殓师》,想起久石让为电影创作这首大提琴曲《Memory》,觉得再适合不过了。同样是讲述生命的作品,同样是借大提琴来寄托情感,同样具有无穷的张力。
收看视频请关注公众微信号:可可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