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许馨:总有一些事,更适合一个人去做

第四期--许馨:总有一些事,更适合一个人去做

2017-09-24    13'35''

主播: 校园频道FM

18 0

介绍:
总有一些事,更适合一个人去做 生活是一段自欺欺人的旅程, “意义”是它的旅费。 一个人的生活有多无聊, 同时它也能有多精彩。 1. 经常听到朋友、读者、单身的同事和我抱怨,一个人的日子有诸多苦闷: 改善生活做顿饭炒三个菜够吃三天,只做一个菜吧还不够开火麻烦的; 出去逛街,逛着逛着就迷失了,不知道自己要干嘛,看上一件衣服试穿后也没人征询意见; 去外面下饭馆,倒是省事儿,可一个人在有点档次的地方就餐你就不能介意周围成双成对、阖家欢乐的氛围衬托出你愈加孤单的气场; 那就去健身吧,锻炼身体一个人总没问题吧。OK,可锻炼后回到家当你想show show腹肌和马甲线时,也只能对着镜子孤芳自赏了。 好像一个人生活就是罪,无论多精彩都透着荒凉。何况,大部分时候它还并不精彩。 人是群居的动物,这种造物主植入我们基因的天生设定我们无力抵抗。但,如果一生中能有一段时间是自己与自己好好相处、踏实度过,那是一种幸运。 一生中,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与他人相处度过,小时候和父母、上学后和同学、工作后和同事/恋人、结婚后和伴侣/孩子,如果你运气足够好,再来个金婚、钻石婚,我们独自安静度日的生活满打满算应该不足十年。算一算其实蛮恐怖的,一生不算短,我们却鲜有机会跟自己好好相处。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尚且还是一个人的日子,它是我们生命的一种福祉。 一个人生活是一种试炼,没有水平就会毁掉自己。 除非你是个工作狂,否则独身的你就得面对如何打发掉大把闲散时间这个难题。睡觉、刷剧、打游戏、瘫着,这些当然都可以成为选择,关键是:你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这样的生活么? 我在单身时曾一度沦陷为一个“没有意义的生物”,即除了吃喝拉撒睡(包括在床上抱着Ipad边看边睡)闲暇时间再无其他事可做。日子很舒服,可每当黄昏来临时,看着窗外的余辉一点点消失,我会陷入巨大的恐慌,不知道这样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生活是一段自欺欺人的旅程,如果你赋予它意义,它就变得意义,如果你认为它荒芜,它就会一文不值。那段看上去舒服惬意的日子因为无法赋予一些切实的意义,让我丧到极点。 倒不是说一个人生活就一定要像比赛一样,把自己拨弄的斗志昂扬、一刻不得松散。我们当然可以松松垮垮地过日子,但一直松垮下去,没有一些笃定的、切实的事物让我们去操作,人也难免颓掉。就像电影里那些大隐于山水的世外高人,别看他们悠哉悠哉孑然一身几十年,可人家不是忙着练武就是忙着修身养性,自律的一丝不苟。 所以,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松散,但不能松垮。长期陷入后者这种状态,会让你毁掉自己。 能否把独身生活过得有趣,可以证明一个人的各种能力。 2. 我的朋友S和谈了三年、即将结婚的男友分手后,虽然伤心欲绝,但并没有让自己沉沦,而是努力把单身的生活过得比两个人还精彩。 她一个人煮饭,会用精致的名牌色餐具装汤、盛饭,真正的色香味俱全; 她一个做家务,会一边扫地一边把所有的鞋子拿出来试穿一遍,戏称哪一双和扫帚最搭; 她一个人过周末,会选一家浪漫的餐厅临窗而坐,一个人品味烛光晚餐; 她一个人健身,会在更衣室里晒出自己的小蛮腰,发到朋友圈问大家“要”赞。 总之,在S的世界里你会觉得一个人的生活绝对可以过得活色生香。 能把一个人的生活过得很好的人,至少说明TA是一个勤奋的人。有创意、有趣味的生活需要花心思、动脑筋,并且还要身体力行,身体跟的上想法。 如果只是“想”做什么,却也只停留在“想”的阶段,那诗意的生活永远只是别人家、书本里的生活。 另外,能把一个人的生活过得很好的人,也可以说明TA是一个有大爱的人。 对生活、未来和自己无大爱的人,TA会过于放纵自己,让自己的生活陷入一篇混乱或杂乱。每一个因为熬夜而起不来床的清晨、每一碗懒得下厨而凑合的外卖、每一张对着镜子显示出的无趣疲倦的脸,都是自己对自己的辜负。 更何况,当下社会流行的“有趣论”根本不必多方检验,只要能把一个人的日子过得很好的人,TA一定是个有趣的人。就像S,那些精致的餐具、有情调的餐厅,一个无趣的人是根本看不到、也不会花心思去琢磨的。 所以,当你尚且还是一个人的时候,不要把这段时光当成苦闷、无聊、带着失败味道的经历。相反,它应该是一个让自己变得更有趣、更能打磨自身、了解自己的机会。 况且,有些事情虽然两个人、一群人也能做,但如果有机会一个人去完成,将会别具一格让你终身难忘。 独自去高档餐厅吃顿饭 虽然网上说最孤独的事之一莫过于一个人吃火锅,但一个人吃饭,尤其是去高级或知名的餐厅就餐,能够让你更加领略到食物的美好。 我们总喜欢叫上三五好友、家人或者和另一半去餐厅就餐,排队等候、用餐时的闲谈、和喜欢的人分享美食这些过程都能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而且有一个传统说法是:一个人吃饭不香,人多时吃什么都觉得特别香。所以,我们更喜欢以群聚的形式享受美食。 这没什么不好,但也的确会影响你对食物的品尝。多人聚餐的意义其实不在于食物,而在于感情的维系,这就使得美食在其中打了折扣。而一个人去高级餐厅吃饭,可以让你免于当下的交谈、推让这些社交,把精力只放在食物上。能够一心一意去做一件事,哪怕只是吃饭,也是美好的。 彻底做一次家务 一个人做家务辛苦会加倍,同样完成后享受到的满足感也会加倍。 塞满衣服的衣柜、杂乱的写字台、落了灰的餐桌、不够白的马桶、有头发的地板……都值得我们自己用心清扫。虽然现代大城市的人已经逐渐适应并习惯找钟点工来清洁家务,一般一周一次,不仅省了时间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而且“专业人员”似乎也比自己清洁的更干净。 除非你确实无暇做家务,找他人代劳,否则强烈建议自己打扫房间。这与花费、打扫效果都无关,重要的是已经有研究证明自己做家务的确能提升快乐指数。不仅如此,我们经常抱怨自己太忙没时间锻炼身体,但半小时的大扫除或者擦窗户就可以燃烧160卡热量,一举两得。 生活本就是由一点一滴的细节构成,当你在完成家务后洗个热水澡、换上干净舒适的居家服、坐在窗明几净的房间里,可以品尝、品酒、听音乐、看书,或者什么都不干,只是在一个更干净的环境里发呆,想必质量都会更高。 无论下厨与否,一定要把冰箱塞满 我们可能都在电影中看过这样的场景,一个运气很差、或者一天都过得很衰的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打开冰箱后,发现里面几乎空空如也,仅剩的食物都还过期了。这个时候主人公多半会一声叹息,关上冰箱门,让绝望加重一层。 美好的生活需要一个干净、充实的冰箱,有时候它可以起到望梅止渴的治愈效果。 对于吃货来说,打开冰箱看到排列的整齐得当、盈盈满满的食物好心情会剧增。即便你不下厨、也对食物没太多讲究,在劳累一天后打开冰箱看到里面有你爱喝的饮料、爱吃的水果、新鲜的蔬菜,也许你会情不自禁想要下厨给自己做顿好的,而自己动手制作的食物又能使我们成就满满、不由自主地爱上当下的生活。 所以,一周一定要去超市大采购一次,购买自己喜爱的食品,它们能让你在劳累的快要对生活绝望的时候,打开冰箱的一刹那,原地满血复活。 必须有一次毫无计划、说走就走的旅行 做这件事倒不是为了迎合“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个文艺的举动,而是独自旅行的确是一次很好的内省自我的机会。甚至不必去那些旅游热点、看名胜古迹、跟风欧洲游,只是离开你熟悉的环境,去一个陌生的、一直想去未去的、或者去过多次还是很想再回去看看的地方,足够让你放松自己、审读自己。 杭州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座城市,我在上海居住时,去杭州非常便捷,所以几乎每年都会去一次,看过春夏秋冬四季杭州不同的景色。 第一次去杭州,就是我午觉睡起来,突然想去杭州逛逛,于是买了最近的一班高铁,身无外物、没有旅行攻略和计划、甚至都不知道晚上要住那里,就这么一个人、一个钱包去了杭州。 这座城市果然没让我失望。无论是一个人骑车“周游”西湖、还是在中国美院欣赏未来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在杭州饭店吃好吃还不贵的特色菜、住颇有特色的江南民宅,都让我的精神得到了巨大满足。 看着西湖边上晨练的人、学生们作画时的认真脸、经营民宅的有故事的老板娘,从他们身上都能折射回我自己,让我暂搁当下的烦恼、去想自己要追求的生活和人生、为自己现在努力过好的生活找到意义。或者,只是发个纯天然的呆,也很美好! 独自旅行是一次有益的精神鸦片之旅,让你High,更让你清醒。 无论是一个人的生活还是两个人的日子,过得好是追求、也是一种信仰。 它让你相信,自己值得被善待。 文章来源:微博@思小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