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雨之魅——王继颖

急雨之魅——王继颖

2019-08-05    09'03''

主播: 采薇🌺

182 2

介绍:
急雨之魅 文/王继颖 两个人几乎天天忙,家在小城,城北的公园开放一年多,才初次携手走进来。 天空低悬着一大片墨,在头顶上 浓淡深浅地渲染着。这样的天气,下雨是必然,园里闲逛的人很少。汽车停在园门对面的马路边时,我只从车内拎出一把伞。 没想到雨这么急。我们在园内走了百余米,雨箭就急唰唰地射下来。一把伞,微风细雨 尚可撑出二人世界的浪漫,这六月天遇上急风骤雨,伞下一人也会狼狈不堪。虽然急巴巴袭来的只是骤雨,风没做怪,伞没被掀翻,但疾走几步,他的半身我的裙角就都已被打湿。 几十米外,湖岸边的沙滩上两把白色巨伞,伞下各聚着几个大人孩子。我们慌乱奔到一把巨伞下面。伞下一片晴空。孩子们陶醉在沙子游戏里,大人们守在一旁闲聊。躲雨的蚊虫绕着人飞。 我们坐在沙滩上。他塞上耳机听手机里的评书,我举起手机,拍下一段视频:迅疾的雨在伞外 哗哗啦啦奏乐,雨脚 在湖岸铺的木板上暴跳,在略远的湖面上暴跳,密密的雨花溅起很高。再远一点儿,湖心飞檐的亭子和房屋,朦胧在 雨雾里。 我把视频发微信朋友圈,配上只言片语表达遗憾、排遣无聊:“家门口的公园,白天来 是第一次。老天给力,这么盛大的欢迎仪式。” 我发出视频,边轰赶蚊虫边听雨看雨。隔一会儿再看微信,几个久不联系的好友头像 蹦到了页面上方,红色阿拉伯数字 提示着私发的消息;方才发出的视频后 已跟了几十条评论。 “在沙滩上的白色大伞下吧?被雨截住,就多待会儿,雨里又是一番光景。” “姐姐,我开车去接您吧!” “王老师,需要雨伞吗?我给您送过去。” …… 热情的问询关切,多来自同城的朋友、同行、学生。我正回复消息和评论,电话铃响起来,手机屏幕 亮出一串陌生的数字。怀疑是广告推销电话,犹豫着 要不要接。电话铃很执着,我便点了接听。 “妹妹,你和谁在公园?要是带了伞,等雨小点来我们家吃饭,要是没带伞我这就去接你……”连珠炮式的粗音暖调,虽久未听到,却依然亲切熟悉。是昔日的同事,一位美丽温暖的大姐。她乔迁的新居,就在公园西门外的小区。 婉拒了大姐的盛情,继续轰赶蚊虫、听雨看雨。胳膊和腿上鼓起几个红包,却不那么钻心的痒,钻入心底的,是源自朋友圈的情谊。天空泼洒的雨,与开满繁盛雨花的木板、随雨脚暴跳的湖面、越发朦胧的飞檐,与目之所及的所有景物,融合成巨幅立体的写意画图;磅礴的雨声,混入孩子们的欢笑、大人们的低语,混入大姐的粗音暖调 和消息评论后 各种音调的温声煦语,奏出 动人心弦的交响乐章。 这场急雨,突然有了 穿越岁月的魅力,就像童年夏日的那场急雨。黄昏,疾风乍起,树叶刷刷啦啦乱舞,雨点噼里啪啦砸下来。母亲喊,姥姥还在地里干活呢!我抓起家里唯一的伞,披上个旧尼龙口袋,飞跑出家门……把姥姥迎回来,一老一小,都成了落汤鸡。四十年过去,姥姥已落叶般睡入泥土,那一幕的画面声音,清晰如我刚拍的视频。浑身湿漉漉的不适,早随那个黄昏远去;亲情的温馨,却化作抵御急雨的伞,直到中年,仍 随心携带。 一场场 富有魅力的急雨,甚至可以穿越几百数千年。十一月四日,孤寂荒凉的乡村,夜将尽时,窗外风雨大作。风狂雨急,声音入了床上 诗人的耳。诗人年老力衰,肢体僵硬,每日入睡前,直挺挺地卧在床上,想啊想,想为国效力,保卫边疆,想收复失地,祖国统一,哪里想过 自己处境的悲哀?疾风骤雨,将迷迷糊糊的诗人带入梦境:他,一如壮年从军时,骑着披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胜利在望,统一在望……他,就是写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陆游,就是“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临终嘱咐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那场大作的急风骤雨,满载陆游的爱国情怀,穿越八百多年至今。更早的,一场 急而连绵的夜雨,载着穷苦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湿漉漉地下了一千三百多年。 急雨之魅,是自然之魅,更是人间之魅,人情之魅,人格之魅。我们无法阻挡天降的急雨,却可让急雨增添穿越时光的魅力。(159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