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    [作者]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作者] 戴望舒

2021-03-13    04'52''

主播: 莫亦琪

285 1

介绍: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jǐn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xìng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 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 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那里,永恒的 中 国! 《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是戴望舒在1942年7月3日写的。时值抗日战争的中段,1942年4月,诗人在香港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被投入监狱,受尽严刑拷打。1942年7月,诗人获保释,摸着自己的遍体鳞伤,联想到祖国的河山何尝又不是如此。作者怀着对外族侵略的痛恨愤慨,对祖国和人民的同情爱怜,饱蘸感慨,于是写下了这如泣如诉的诗篇 配乐:张千一 - 月牙之死及飞天 (第四幕) 戴望舒(1905年11月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省杭州市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