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渝:生命的瀑布 文/杨晓雷
朗诵:胡渝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深圳来到了遥远的伊犁。那里,曾是林则徐的流放地。
提起林则徐,人们立刻会想起广东的虎门,想起中国近代史上那一场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新疆的伊犁,林则徐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艰难困苦的岁月。
途经兰州、嘉峪关、玉门关、星星峡,过哈密、阜康、乌鲁木齐,林则徐足足走了四个月才到伊犁。他的身边没有前呼后拥的侍卫,只有两个儿子和几辆随行的马车。沿途人烟稀少,到处都是高山荒漠,他们孤独地跋涉在西域寂寥的大地上。当林则徐进入新疆境内时,正值冰天雪地的寒冬,戈壁滩上无路可走,天山脚下大雪纷飞。
站在今天的伊犁,我努力想象着一个民族的功臣,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当年是怎样顶风冒雪,一路走来。我的耳边,隐约听到了车轮碾压在乱石上的隆隆声,人马失陷在雪地里的惊叫声。
史料记载,在流放伊犁的三年多的时间里,林则徐拖着多病之躯,为新疆的建设呕心沥血。他亲历南疆库车、阿克苏、叶尔羌等地勘察,行程二万多里,所到之处兴修水利,开荒屯田。他亲自设计修建的“林公渠”,至今还发挥着作用;他积极推广的“林公井”,又称坎儿井,现在依旧造福百姓。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厄运,面对人生的巨大落差,林则徐没有惊慌,没有绝望,他镇静坦然,无怨无悔。
我始终相信,一个人在逆境中,如何生存,如何作为,坚守什么,追求什么,除了外部的客观环境,更多的是依赖于他本人的主观选择,取决于他个人的意志和品德。如果说,当年的虎门销烟,是时势造英雄,让林则徐名垂青史。那么流放伊犁,却让我看到了他灵魂中最深刻、最真实、最精彩的内容,看到了他的英雄本色。
人生如戏。纵观林则徐的一生,戏的高潮,恰恰是他被流放伊犁的这段经历。以往的辉煌与显赫,似乎都是为此作的积蓄和铺垫。就像一条河流,其精彩动人之处,不是汇积力量的上游,也不是浩浩荡荡的下游,而是水到断崖,勇往直前的瀑布。面对眼前巨大的落差,那义无反顾的纵身一跃,成就了生命中最壮丽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