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人·读心
------2017年浙江高考同题作文
温州宜山一中 薛思雪
书,精神的食粮,心灵的鸡汤,生命的明灯。拒绝读书,也是在拒绝人生。读“有字之书”,拓展我们生命的眼界;读“无字之书”,丰富我们的人生世界;读“心灵之书”,涵养我们的灵魂境界。读书是一种美丽的姿态,优雅的行为,最好的修行,蕴含着一种让灵魂前行、精神明亮的力量。我始终相信,照亮我们灵魂漆黑夜空的,不是生命中光芒万丈的太阳,而是遍布心灵宇宙的无数星星文字。
读书,是一次心灵优雅的远行。读“有字之书”,感受书里文字所带来的温度,不仅是休闲的雅趣,也是一种从感官到心灵的高度享受。如同阳春三月的踏青郊游,亦如仲秋九月的开镰收割,或者是隆冬季节里与久违朋友围坐火炉边娓娓叙谈。读书,使心胸归于安静、优雅与淡泊,使生命超然于物外。读一本好书的念想常常于不经意间悄然袭上心头,犹如饥饿时的美味之香,又如一声轰轰烈烈的爱恋,使我们欲舍不得和欲罢不能。读书的时候不必怀揣心事,意兴阑珊,也无须贪多求快,恨不能一口气读尽天下书,期望一夜间学富五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养工夫兴味长。”正是其中令人咀嚼的道理。一个人的生命底色,是由时光和阅历熏染而成的;一个人的精神光彩,是由读书练就而成的。几乎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一段诗意盎然的岁月,那是多愁善感、混沌初开的青春期,那是迷惘执着、敏感纤细的读书期。在这样一段诗意盎然的岁月里读书的人是最幸福的人,这样的人会构建起自己真正的精神世界,让真情在心灵的碰撞中凝固成我们生命的永恒。读“有字之书”,丰富我们的知识结构,拓展我们的生命眼界。
读书,也是一次心灵优雅的交友。读“无字之书”,也是在读人,读社会,读人生;读书,实际上也是在读一位朋友,与那些相熟的或陌生的朋友相聚一起,作一次精神的聚餐。当我们沉浸书中,便有朋自书中来,悲愤的屈原,狂放的李白,忧郁的曹雪芹,幽默的马克·吐温,他们从书中走来,引导我们穿过喧嚣浮躁的尘世,为我们接通那通向智慧与哲理光芒的精神电波。读书是一次心灵优雅的交友,面对一本好书,共叙自己的心灵感受,毫不掩饰自己的真知灼见,纵使自己的读书体验不够深刻,却能借此吸引更幽邃细致的思想灵光。无字之书,就是生活本身这本大书。谁读好生活这本大书,谁就会变得日益聪明智慧起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古人和今人中不乏读书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但有的人读了一辈子的书,却往往一辈子老无所成,只是因为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在某种意义上,读好无字之书,就是读人,读懂人生,读好生活这部无字之书,让人生更加聪明智慧,让我们世界更丰富多彩。
读书,也是一次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读“心灵之书”,是一种灵魂的净化,心智的感悟,心灵的润泽。读书是一种遇见,遇见更好的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会思考、懂情趣、有温度的人。一个时代在精神上能走多远,我们往往不知道,一个人能走多远,常常也无法知道,但我们可以确立一个方向,往哪里去。读一点经典即是为每个人的精神定位,读经典对于一个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来说,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是通往更广阔的精神世界的起点。读书要“反求诸已”,要“吾日三省吾身”。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位,一个在阅读和深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读书寻求自我,思考召唤灵魂。光阴者万物之逆旅,百代之过客。人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天地之无穷,吾生之须臾。愿我们每个人在匆匆旅途,旅途匆匆时,稍稍放慢自己的脚步,诵一首明月之诗,歌一曲窈窕之章,让灵魂跟上自己的脚步。读“心灵之书”,让心灵更加从容淡定,让我们灵魂更有涵养境界。
一个读者是一个行者, 更是一个思想者, 在思想的天空中 一个人的灵魂更自在,心灵更自由,尊严更自主。读“有字之书”,让我们聪慧;读“无字之书”,让我们智慧;读“心灵之书”,让我们灵魂。没有阅读的人生是平淡无奇的,读书丰盈精神,涵养灵魂,让我们会思考,有思想,心灵明亮。一部好书就是凡俗尘世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的心灵,也照亮了灵魂深处的幽径,每一次细细的品读,就是一次心灵的远行。读书是优雅而神圣的,因为它会带来心灵的丰富和精神的振奋,可以让你活出人生的大境界,生命的绝世优雅。
是为记,公元二零一七年六月七日高考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