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知识,秀口才!
这里是《超凡脱口秀》,现场以及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我是超凡脱口秀小主播某某某,首先进入本期的第一个环节知识脱口秀。
今天我要跟大家聊的是元宵节。
元宵节有哪些习俗呢?元宵节有着怎样的来历呢?
一起来看一下吧!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关于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在这里, 某某与大家分享一个大家比较认可的说法!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今天关于元宵的在知识脱口秀,带大家了解到这里,接下来呢, 送上一首关于元宵节的诗朗诵《青玉案.元夕 》 以及国学脱口秀!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脱口秀演员 ,首先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元宵节的诗朗诵
其中最出名的一句当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是的,没错,是 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
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这里呢,也要 由这首诗引出咱们今天的一个国学常识:那就是,您必知和必经的的做学问三个境界
即人生的 “立、守、得”三大境界。其中,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大家做学问要达到的第三境界!
这是王国维先生从古代几位大词人的词作中摘引出的几段名句来讲做学问的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此一境界,乃对人生的迷茫,孤独而不知前路几何。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投影至人生,第二境界乃有了目标,在追逐的道路上,求之不得之后形容消瘦而却继续追逐无怨无悔。此境界也是我们正在经历着的累并快乐着的学习阶段。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一境界表明立志追逐的,在足够的积累后,量变成为质变,不经意间已追逐到了。即梦想的实现。
所以任何的好的不好的,你喜欢或不喜欢的经历都是最好的安排,对于自己都是一种成长!!
让我们用最好的心态去面对!!经历过艰苦的奋斗和积累我们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好了,今天 我的分享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下期同一时间不见不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