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背影
文 恒笙
“绵民,你父亲来给你送粮食,在大门口等你呢。”听到同学的一声吆喝,我从书本上抬起头来,用感激的目光回应了一下好心的同学,然后走出教室朝大门口跑去。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当时我还在高中复读,那一年是我第三次参加高考。原本在县重点高中学习的我,为了换一下学习环境,复读时选择了县二高的文科班。
因为学习紧张,我所在的学校又处在商丘县城西北角,位置比较偏僻,所以整个学期几乎不回家,生活费都是有小妹和父亲送来。
远远的,我看到学校大门南旁的杨树下,坐着一位老人,手里夹着烟卷,目光正扫视着校园里的孩子们,我知道那是父亲在寻找我的身影。因为学校的大门口是朝西的,教室在院子的北部,我从教室里走向大门口,看到的是父亲的侧面。
那一年父亲整整六十岁,岁月的沧桑给父亲留下深深的烙印,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身躯,满是皱纹的脸庞,一双眼睛总是布满血丝,除去忙碌外,手里总是夹着纸烟,与其说是烟瘾大,不如说烟是他解闷和解乏的良药。
因为家居偏远的农村,那时公交车是通不到村口的,要来城里就得靠自行车。但是,父亲不会骑车,所以每次来都是有小妹骑车带着他过来,家乡离学校将近60里路,有一半以上是土路,路面坑坑洼洼,自行车颠簸的厉害。其实,只是给我送粮食,小妹一个人来就行啦,但是每次父亲都执意要跟着,一是小妹还小,他担心小妹一个人来不安全,二是受母亲委托,亲自来学校看看我,把该叮嘱的话当面讲给我。
“大,小妹,你们来啦。”
远远地,我冲他们喊一声。听到我的声音,父亲把目光转向我。
将近一个月没看到父亲了,父亲的面容明显又消瘦许多,看起来略显疲惫。
“哥,这是给你带的麦子。”小妹从自行车上把一袋小麦解下来掂到我跟前。父亲布满老茧的手,颤巍巍的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手绢,手绢展开,我看到里面是一卷面额不大的纸币,还有几张粮票。
“这是三十元钱,你先用着,不够的话捎信回去,我再给你送。”
我知道,这些钱是父母省吃俭用节攒下来的,我的家乡地处豫东平原,包产到户后,地里收的粮食基本能解决吃饭问题,其他也没啥经济来源,需要花钱时就靠卖点粮食。为了供我上学,父亲在自留地里种了蔬菜,逢集时,会让小妹用自行车带到集市去卖,有时父亲还会用扁担挑着走街串巷吆喝着卖,以此来换些钱。
从父亲手里接过那把零钱,我的眼睛有点湿润,但是还是忍住,泪水没有流出来,我知道,这每一张钱上都沾满父亲的汗水。
“学习不要有太大压力,要照顾好自己身体,不要饿着,家里有你娘和我照应着,你不要分心,我有空就会来看你。”
父亲用目光注视着我,用他那沙哑的声音叮嘱着我,其实这些话每次来时都是必讲的,虽然内容重复,但是我却丝毫也没感到啰嗦和厌倦,因为我知道,那是父母的心里话,是父母对儿子的牵挂。
在父亲转身远去的那一刹那,我感觉到较之以前,父亲走起路来步履更加蹒跚,背也驼的厉害了。父亲的身躯虽然不伟岸,甚至有些矮小,在我心里却觉得是那样的高大,因为他给我的是亲切和温暖,他的背影就像一尊移动的雕像,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里。他那瘦弱的肩膀,是全家的依靠,正吃力地担负起全家生活的重担砥砺前行着。
趁父亲去上厕所的空档,小妹告诉我,父亲的皮肤病又加重啦,痒起来昼夜睡不着觉,但是为了给我攒学费,他不想花钱吃药,就这样硬撑着。我才意识到刚才父亲边走路边用手隔着裤子在腿上不时的抓挠的动作,鼻子里忍不住有点酸楚。
等父亲从厕所回来,我从口袋里掏出那三十元钱,塞到父亲手里,说:“大,上次给我的钱还没花完,这些钱你带回去,需要时你取几副药,你的病不能耽误啊。”
“傻孩子,我的病没事,不会要命的,你的身体要紧,粮食只能换饭票,换不成菜票,你手里可不能断钱,快考试了,营养要跟得上,不要心疼钱,吃饭时不能光啃馒头,用钱买点伙上的菜吃。”父亲坚决不接我递过去的钱。
拗不过父亲,我把钱又揣进自己口袋里。
课间时间不长,一会上课铃响了。
“孩子,快把粮食背到食堂,回教室上课吧,我们走啦。”
我坚持要目送他们离开,父亲看我态度坚决,只好听我的。
小妹骑上自行车,父亲一只手扶着自行车后座,紧跟几步,屁股吃力地一抬,勉强凑到后座上,坐稳后,又回头对我招招手。
望着父亲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顺着面颊流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