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微电台Vol37 《伞》

大音微电台Vol37 《伞》

2015-10-16    13'30''

主播: 大音微电台

130 1

介绍: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大音微电台。分享听之悦,畅游文学美妙世界。先来欣赏一下大音给您带来的一首诗,台湾诗人痖弦的《伞》 关于台湾诗人痖弦先生,大家肯定知道得不多,接下来就分享一篇关于痖弦先生的文章:一日诗人,一世诗人。 痖弦:一日诗人,一世诗人 “……秋天,秋天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一个暖暖/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 在北京地铁4号线“诗歌坊”,不少读者会为这首《秋歌——致暖暖》驻足。 诗的作者,是侨居温哥华的台湾诗人痖弦。 11月25日,81岁的痖弦来了。来北京领取第四届中坤国际诗歌奖。 11月26日,与北京大学谢冕教授的对谈中,痖弦说:“这是给我想象中的一个女孩子写的。一个女孩子叫暖暖,多可爱。” 写罢《秋歌》痖弦才听说,基隆附近有个小镇叫暖暖。人家“打趣”他,“痖弦从没写过歌颂台湾的诗?这《秋歌》算吧。” 1932年8月29日,痖弦生于河南南阳乡村。1949年8月,17岁的痖弦随军队到台湾。 那是怎样一场离别啊? “当时,南阳那边对台湾有很多宣传,说台湾是‘东方的瑞士’,水美鱼肥。渔民不要结网就能捕得鱼满舱之类。号召有志气、又热血的年轻人入伍,到台湾去。”看了“台湾这么好”,痖弦怀着郊游般的兴奋,和同学一起报名了。 “离开南阳时,父亲母亲都来送了。我是独子。他们叮嘱,安顿好了,捎封信来,将那边地址写清楚。还叮嘱,出门在外,要注意身体,别跟同学吵架……要出发了,母亲用粗纸包了一包她亲手煎的热乎乎的油饼,塞给我。我已经很不耐烦了。觉得在同学面前这样,我没面子。” 他本想,别后,父母很快会与儿子团聚。 “在共产党进驻我们村后,清点人数,大家出村、进村都要条儿。父母去台湾就没可能了。” 痖弦再次回乡,已是1992年。 此前相当长时间,痖弦都寄望父母还活着。直到回乡前,他才通过旁人打探到双亲都不在了。“那一刻,突然觉得世界很冷,我很衰弱。” 2013年11月26日深夜,痖弦在晚辈面前重提往事时,道出此言。 首次返乡,母亲一位健在的朋友告诉痖弦,母亲1965年过世前跟她交代:“你兴许能活得比我长,能有见到他的一天,你一定要告诉他,我是想他想死的啊。” 那天,在母亲坟头跪下后,痖弦让其他人都暂时回避了。“我想和母亲说说话。说我这些年的事。从油饼说起。悔啊……现在,每次回去,都会和母亲说说话。” 如今,痖弦看到刺绣,就会买下来。“总以为是母亲绣的。母亲一年四季都在刺绣。”看到油灯,也会买下来。“当时,总和母亲在灯下面说话。” “去台湾的兵,出来的很少。”若以“出来”与否计,痖弦算幸运者。 ——一个时代、一个族群的苦难,常常在诗歌里得到些许补偿。 远离故土,痖弦以诗歌慰藉乡愁。 1953年,他开始发表诗作。“宣统那年的风吹着/吹着那串红玉米……它就在屋檐下/挂着/好像整个北方/整个北方的忧郁/都挂在那儿……”创作于1957年的《红玉米》,成为思乡主题现代派诗歌的代表。 痖弦自称“失败的作家,成功的编辑”。他1977年开始主编《联合报》副刊,直至1999年退休。其间经他扶持步入文坛并蔚成大家的,可开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 据作家刘心武回忆,对有苗头的投稿者,痖弦总是认真复信,对于诗歌作者,他的复信会比来稿长出很多页。 席慕蓉就收到过这样的信。痖弦总是耐心分析,哪几句是诗,哪几句是败笔。席慕蓉愧于“您太费时间”,便邀痖弦先生“退稿时在妙句下画红线、败句下画蓝线就行,句子妙或败的程度以线的条数计”。痖弦照此办理。这样的信,留下来的有100多封。 被问及此,痖弦翻起了“老皇历”:“教舞台灯光的范宁先生,在西门町看见一群女孩。他听他们说话,觉得其中有个女孩是人才。便问,你爸爸是谁?女孩说,你管我爸爸是谁。后来,他请一群女孩去吃冰砖,才认识了她。这个女孩,就是林青霞。他是星探,我是文探、诗探。” 痖弦说,“我闻得到天才的香味。” 在痖弦的“文探”生涯里,也有感伤一页。 这一页,与三毛有关。 “三毛成长过程很辛苦。她不接受正常教育,看杂书,是个怪才。”三毛和痖弦私交甚笃,“是女儿的干妈。她一生就写过一首诗——《杨柳青青》,就是写我的故事。” 就三毛之死,痖弦认为“非自杀”,是“服用安眠药过量,回不来了”。“她爸妈也这么看。” 据痖弦回忆:“医院说是用尼龙袜上吊死的,仅仅因为房间里面有尼龙袜而已。如果不是‘自杀’,医院是需要对三毛的死负责的。当时三毛父母觉得人已经没了,不想追究了。” 至今,痖弦都记得三毛父亲的嘟囔:“她……到站了。” 八旬痖弦,用不着阅历的时候,非常孩子气。 2000年第一次来北京,痖弦特意去拜见卞之琳先生。“见他就像见情人。”他不经意间流露:“臧克家也在那家医院。我没去看他。” 痖弦去颐和园,看到昆明湖。路过王国维跳湖的地方,痖弦说:“等一下,让我消化一下。” 今天的内容到这就结束了,感谢您收听大音微电台。收听更多节目请关注广东大音微信号,下周不见不散,祝大家周末愉快。 文稿|北京青年报电子版(节选) 朗读|warrior 音乐|永远 - 岩崎琢 出品|大音微电台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微信订阅号:广东大音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