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6日凌晨2点10分,诗人汪国真去世,享年59岁。他的诗歌他的文字曾激励了一代人,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曾在中国大地掀起一股“汪国真热”。
虽然“汪国真热”的“时间”被我所欣赏的某作家耿耿于怀,虽然他的诗的“走红”被当初北大的某哲学系男生诟病,虽然我自始至终也没有说特别喜欢甚至也像有些时评人说的,他的诗很简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诗曾伴随很多人度过悠远漫长的少年时光。
还记得《叠纸船的女孩》吗
这是我可以随口吟诵的诗,在中学时被老师要求参加学校的诗朗诵,古体诗里的绝句、律诗都太短,《长恨歌》、《琵琶行》等长篇叙事诗又太长,还常常不适合学生去诗朗诵,高尔基的《海燕》等散文诗又被千遍万遍地传颂着,这个时候,急需一种清新、励志、节奏和韵律恰当的、充满正能量的小诗,而汪国真的诗恰巧就满足了当时的需求,不长、不短,两三分钟时间正好,内容也大都正能量,再不用去找别的诗了!就是他的诗了,这首不行找另外一首了!所以那个时候,即使最开初没喜欢汪国真,很多人却也会借或买一本《汪国真诗选》来吟诵。
有一次在诗朗诵比赛的时候听到几句不错的句子“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觉得很好,最初不知是汪国真的,知道以后觉得不是当时社会上批驳的说法——在汪国真热的时候,我是没有随大流的,反而是很多人风言风语、冷嘲热讽他的时候,我刚好读到了他的《热爱生命》和《心中的玫瑰》,于是反倒不以为然,加上“任务”所需,着实对他的诗做了一番抑扬顿挫的练习。
听着丁建华、乔榛、野芒等配音演员的汪国真诗朗诵精选,野芒可能很多人现在知道他是谁,可在九十年代他还没红的时候很少人听说,听他的诗朗诵,感觉声音很好,难怪主攻话剧。(野芒就是《水浒传》里扮演陈冲那个)当然,丁建华的声线,富有女性的磁性和一种特殊的成熟的美,我很喜欢,常常有周围的人说我在电话里、电视里、广播里…总之配音的效果与平时的我说话的声音不太一样,不得不说我多多少少会压一下,以期声线更成熟。
难忘的配乐诗
至今仍难忘记“我不知道 是否 还在爱你/如果爱着 为什么 会有那样一次分离 / 我不知道 是否 早已不再爱你 /如果不爱 为什么 记忆没有随着时光 流去 /回想你的笑靥 我的心 起伏难平 /可恨一切 都已成为过去 /只有婆娑的夜晚 一如从前 那样美丽”
这首诗是汪国真的《怀想》,本来很平淡的句子,被丁建华的声音和背景音乐演绎后,变成了有一种……日本电视剧台词的感觉……让人仿佛身临爱情影视剧的氛围当中,体会着男女主人公的爱恨缠绵,而那时,正是我的少女时代。
诗朗诵,就像唱歌,当你融入了气息、抑扬、顿挫、重音和情感……你就几乎是把普通的文字提升和注入了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分量~无法形容,各位就自己感受张国荣的《风继续吹》,那也是普通的歌词,但加上旋律以后,还是那些词句,但整体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我们像舞蹈演员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反复练习一样,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地被练习和纠正着吐字、发音、气息、重音……“青春的森林真大啊,你的身影又太轻微——”那是一段难忘的时光。
当然,我明白很多人不屑,那是因为内容等。或是,没有把时间注入其中,于是没有感情,当你主动或被动的把时间花费在即使是开心网的农场种菜或连连看时,有朝一日或许你都会怀念它。。。
最后的道别怀想
就像“年轻的潮”里说的:“当北岛以其沉郁的意象,独语孤坟般的语调使其同龄人抚摸酸楚,而终于低呤下去;当席慕蓉以一种更象画家的手法使爱斐然着色,而后终于淡出时,汪国真以其清新、自然的韵脚踱出,吹响率真的笛音,引诱了一大帮年轻的心灵,在轻山淡水中流连往返。…”
无论你喜欢还是没喜欢,今天一起重温汪国真的诗歌,做一个最后的悼别。愿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