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
作曲:陈鹏杰
编曲:李鲲鹏
作词:知月倾城
演唱:流浪的蛙蛙
昆曲表演:朱虹
和声:陈鹏杰
混音:疯小漠
母带:空白
PV:A_zeroth
手绘:陈小花、歪歪
海报:大林
(成词于2016年1月1日)
台上书院修竹掩窗牖,
窗下唱一出玉佩赠友。
少年相识偕游,曾契金兰鸡黍,
经年竟不识枕边青衣水袖。
台下客笑谈旧年掌故,
写书人曾苦沈园消瘦。
病中满纸荒唐,字字痴情磨就,
且听此段佳人欲语还休:
“君去归来须三秋,
应忘重山尽处桃李旧。
余我争如江楼倚门人,
候君再同游。”
墙边古稀人满斟新酒,
痛饮时低问季子安否。
四十年冰雪重,闻此折犹泪透,
且恨春风空绝塞鸿雁锦书。
笑魑魅未觉若兰锦绣,
只留桃李寄飘零日久。
平生万种凄凉,未悔当年断袖,
恰如此刻伶人唱尽折柳:
“一别生死难相守,
从此夜雨江湖无故旧。
若惆怅应洒酒对归舟,
如我方回首。”
“此身且去且淹留,
不过还望老来一邂逅。
而今夜雨江湖皆陈酒,
问君归来否?”
灵感(来自词作者5sing叶子)
好的我知道这首歌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未悔当年断袖”……没错你们理解得没错,这首歌的故事是这样的:两个书生相爱,但因为外力的逼迫而分离,于是其中一人呕心沥血把两人的爱情故事写了个戏本,但他没敢直接写两个男的相爱,就拗成了一个类似梁祝的故事。
歌词的场景是他多年以后两鬓苍苍,偶尔在家乡的戏台上听到这出戏,泪流满面、恍若隔世。
所有副歌部分都是戏本唱词,主歌第一段“台上”是戏本情节,主歌第二段“台下”是对看客议论评价的描写。主歌第三段“墙边”和第四段“笑魑魅”是主人公的视角。
这首歌也是命题作文,当时给的命题是“一个爱情故事,最后双方没能在一起”。恰好那段时间我在研究“从古希腊将同性恋视为高于异性恋的真爱到近代同性恋被列为精神病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于是就……
这篇词算是我写的词里叙事感最浓的了,我实在不是很擅长叙事,也不知道自己写得怎么样,万望见谅(跪)。
最后,有人想知道“从古希腊将同性恋视为高于异性恋的真爱到近代同性恋被列为精神病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吗……
看起来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人还挺多的……
好吧我来说一说,先声明以下都是片面之言,我不对此负责任哈……
要搞懂后人为什么排斥同性恋,首先要知道古希腊的同性恋是怎么回事。古希腊人推崇男性肉体之美,而且对裸露身体并不排斥。换言之,无论是运动会、饮宴等等,适合男性全裸出席的场合多不胜数。
既然如此,那么就……难免要发生点什么对吧?古希腊人将之视为高雅之事,苏格拉底和他的情人——雅典第一美男子亚西比德的故事迄今为人津津乐道,柏拉图将之视为“真正的爱情”(没错所谓“柏拉图式的爱情”就是来源于这两位,请不要觉得那是指精神恋爱……)。雅典甚至有由几百对同性恋人组成的军队,那支军队以勇猛善战著称,恋爱关系被认为能够增进他们的士气和荣誉感。
然后古希腊就被古罗马干掉了。
古罗马呢……当时相对于古希腊来说就是个蛮夷。蛮夷嘛,大家都知道,性行为是为了繁衍,因此对于同性性行为他们的观点是,“整这些没用的干啥”,对于古希腊的同性恋传统他们的感想是,“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虽然如此,但他们掌权日久之后,同性恋传统再次在贵族中风行起来。
然后我们就要说基督教了。基督教在其建立初期,是一个非常民粹的宗教——或者说它就是个代表底层民众的宗教。而当时底层民众对同性恋的看法是什么呢?
嗯,和酒池肉林差不多。
这是因为同性恋在当时作为一种贵族化的娱乐活动(——真的是娱乐活动啊不骗你们),通常和宴会啊、游猎啊之类比较奢侈的活动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也就和它们一起变成了奢侈的象征。况且那个时代的同性恋传统已经有点变质了。古希腊时代,大家热衷于追求美丽的贵族少年,追求者和被追求者皆身份高贵,同性性行为是在双方人格基本平等的情况下进行的,而古罗马时代已经出现了诸多亵玩娈童的行为,这个性质就和霸占底层女性一样了。(注:亵玩娈童行为的兴起是否在基督教兴起前,这一点未经严格验证,所以对这两者的因果关系,你们……看看就好。)
理所当然的,出于迎合底层民众的考虑,基督教将同性恋列为罪恶,而你们知道,无论什么事一旦和宗教扯上关系就不能讲道理了……同性恋是罪一开始只是因为它“奢侈”,后来就……没有人会去管他为什么是罪了……
好了我说完了,债见(在5sing创作灵感里科普这种东西的我一定是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