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温州乡野的方言读书调之五
【宋】林逋《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潘悟云的吟诵师承李天民先生。李先生原曾在温州商校任教,师从瑞安池志澂先生。
池志澂(1853—1937),字云珊,晚号卧庐,浙江温州瑞安县人。少时聪颖好学,后漫游上海、苏州、台湾等地。在台曾帮助修志局编修《台湾志》。擅长书法,喜医学与音乐。其书法作品于民国19年(1930)参加西湖博览会展览,获优等奖,被誉为“东南第一笔”。其诗自然巧妙有韵味。在医术方面,长于治疗伤寒,名闻遐迩,求医者甚众。晚年以卖文行医为生。著《游梦影录》、《全台游记》、《卧庐文集》及杂咏杂著等。池先生擅吟诵,当年瑞安举办祭孔等重大活动,皆由他诵读祭文。
潘悟云,1943年生于浙江温州瑞安。中国语言学家,汉语音韵学专家。1979年考上复旦大学研究生,1982年获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后在温州师范学院任教。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师大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点负责人,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兼职博导,上海社联副主席,《语言研究》编委,《语言科学》编委,《民族语文》编委,《中国语文》编委,《东方语言学》主编。
20世纪初,清廷废除科举,再到“五四”运动后,中国传统读书法吟诵逐渐退出课堂,国人也渐渐忘记了本民族世代传承的读书调。随着近来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传统文化正在逐渐复兴,在诸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历经百年沧桑沉沦的吟诵也在日益恢复活力。
“礼失求诸野”,吟诵同仁们去民间采录先贤和前辈的吟诵调,那些会吟诵的人大多已是垂垂老者,并且随着岁月正在逐渐凋零。面对那些带着浓重的师承和地域特色的吟诵调,我们时常会深受震撼,并且深深感受到一种时不我待的巨大紧迫感和责任感!这些采录来的吟诵视频音频资料,不应该被封存在档案库中成为冰冷的历史标本,供后人凭吊感叹,而是应该鲜活地在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海中传诵,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载体。对于这些前辈和先贤,最好的致敬方式,就是让我们一同去学习传承他们的吟诵调。
温州话属于中古音,被称为唐宋语音的“活化石”,至今仍保留着古代汉语的四声八调,还保留着许多入声字,温州话吟诵极具学术研究价值。我们努力采录、学习温州先贤和前辈的吟诵,并且通过微信公诸同好。
今人多不弹,古调我自爱!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加入我们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