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褰裳》
褰裳
戏谑的歌谣。女子说,你不对我好自有他人,傻吧?
子惠思我 褰(qiān)裳(cháng)涉溱(zhēn)
子不我思 岂无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jū)
子惠思我 褰裳涉洧(wěi)
子不我思 岂无他士
狂童之狂也且
译文
你若爱我想念我,赶快提衣蹚溱河。你若不再想念我,岂无别人来找我?你真是个傻哥哥!
你若爱我想念我,赶快提衣蹚洧河。你若不再想念我,岂无别的少年哥?你真是个傻哥哥!
注释
子惠思我:大意为,如果你想我了。惠:爱,或为语助词。
褰裳涉溱:揭起衣裳过河(来看我)。褰:揭起。溱:水名。
子不我思:倒句,即子不思我。
且:语气助词,或口语中的俚语表达。
洧:水名。即今河南省双洎jì河。
【赏析】
南方的女人总留给人阴柔之美的印象,北方的女人却是大气爽朗的化身。《褰裳》是一首采自郑国的诗歌,郑国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位于现在的陕西一带,后东迁都新郑,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皆属于北方范畴。这首诗就形象而生动地刻画了北方女子旷达乐观的情怀。
《毛诗序》对其主旨的探究是:“《褰裳》,思见正也。狂童恣行,国人思大国之正己也。”这一观点是从《左传》中得出,子大叔赋《褰裳》,借以试探晋国的态度。《毛诗序》的探寻总是与政治有关,看其见解枯燥乏味,不免失去了诗歌原本的美意。
本诗所述就是一个开朗豪爽的女子日夜思念自己的丈夫,但她没有以往《诗经》所述女子的那份矜持和羞怯,而是快人快语,爽朗泼辣。她没把思念藏掖在心中,而是大胆地表达出来,这种豪爽令人瞠目结舌,同时又不免生出几分赞叹。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你要是想我爱我,那就立刻提起衣裳的前后襟,趟过这宽阔的溱河来看我。这是开篇第一句,读起来有几分赫然,让人不敢相信这是开篇第一句。开门见山、无渲染、无点缀、直接点题,真是快人快语,干脆利落。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你以为你不想我,就没有别人再想我了吗?狂妄的小子,不要把你自己想得太高高在上,即便没有你,我的生活依然精彩。这三句话简直不能用快人快语来形容,几近泼辣和野蛮。女子一再使用近似强迫的口气警告离家在外的男子:她不怕被抛弃。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这一段内容与第一段基本一致。你要是思念我啊,你就痛痛快快地卷起衣角,趟过这清澈的洧河。男子汉大丈夫不要婆婆妈妈犹豫不决,你不再喜欢我了,难道就没有男人再喜欢我了?你这个轻狂的小子啊,简直是狂妄至极。
深入全诗来看,女主人公其实也是悲凉的,因为这个男子始终还是没来看望她。而她这些锋利尖锐的话也无非都是气话,只是少了其他女子的哭哭啼啼,坚强的外表下或许仍有一颗脆弱不堪一击的心。
全诗一开头便毫无铺垫和渲染,直接开门见山地叙述,这种写作手法在《诗经》当中并不多见。且这首诗语言干脆利落,富有个性,用字虽少但每字都有其表现的内容,无一字多余,也无一字可删。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心直口快、爽朗、泼辣的北方女子形象。无论是开头“子惠思我,褰裳涉溱”的直截了当,还是结尾“狂童之狂也且”的野蛮与讽刺,都让人觉得闻其语似见其人。“狂童之狂也且”这句话里含有讽刺之意,而且带有几分狡黠和戏谑。
《褰裳》一诗的诗风热烈奔放,活泼轻快。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有很多,但作者选用的是最具传神功能的语言描写,语言描写往往能使一个人鲜活起来,尤其诗中这种个性十足的语言,更是向人们生动展示了一个自信、自强、打不败的女中豪杰的形象。
在以“男子是天”的古代婚姻观念里,这等豪放不羁的女子实不多见,她大胆地向礼教提出挑战。后人无从知晓那男子是否回来去看望她,但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言语早已让人折服。她告别了婚姻中弱女子被遗弃时悲悲戚戚的姿态,而完全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向她的男人下了最后通牒。她那种与生俱来的勇气和昂扬向上的乐观,让人心生敬意,给所有恋爱中或婚姻中的弱女子敲响了独立自主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