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邶风 新台
这是一首是讽刺卫宣公强娶其子伋之妻的丑行,并替卫宣姜无限惋惜的诗
新台有泚(cǐ) 河水瀰(mǐ)瀰
燕婉之求 籧(qú)篨(chú)不鲜
新台有洒(cuǐ) 河水浼(měi)浼
燕婉之求 籧篨不殄(tiǎn)
鱼网之设 鸿则离(lì)之
燕婉之求 得此戚施
注释:
泚:鲜明貌。
河水:黄河。瀰瀰:大水茫茫。
燕婉之求:希望得到一个美好的婚姻。燕,安。婉,顺。
籧篨不鲜:暗指嫁给一个丑恶的人。籧篨,癞蛤蟆一类的东西。
洒:高峻。
浼浼:水盛貌。
鸿则离之:获得一个虾蟆。鸿,虾蟆。离,获得。
戚施:蟾蜍,喻驼背。
翻译:
新台倒影真壮观,河水漫漫黄河边。
齐女本求伋郎配,却得蛤蟆老又馋。
新台高筑黄河边,黄河水浊水接天。
美人求嫁美少年,怎奈蛤蟆讨人嫌。
下网本求捕鲜鱼,谁知蛤蟆落其间。
本想嫁个称心汉,哪知驼背贪美颜!
新台,本来是卫宣公为太子伋迎娶齐僖公的长女而在黄河岸边建的高台,可听说这姑娘有多美后,卫宣公便趁儿子出征之时,自己跑到新台迎娶了新娘。因为嫁给了卫宣公,所以后来人们称这姑娘为宣姜。而这位卫宣公有多么无耻呢?
据说太子伋就是卫宣公私通自己父亲的小妾夷姜所生,这会儿他又霸占了太子伋的媳妇,上霸父亲的妾,下娶儿子的未婚妻。这可真应了那句话:贵圈真乱!于是百姓都气疯了,写了这首《邶风•新台》,讽刺这道德败坏的卫宣公为披着人皮的癞蛤蟆。
第一章是这样的:
新台有泚(cǐ),河水瀰(mí)瀰。
燕婉之求,蘧(qú)篨(chú)不鲜。
本来一切都那么美好,河水盛大,新台倒影辉煌,朱栏画栋,里面还坐着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般美丽的新娘,可谁也没想到,一个癞蛤蟆似的老汉上了楼。“燕婉之求,蘧篨不鲜”的“蘧篨”,指癞蛤蟆,翻译过来就是:齐女本求伋郎配,哪承想进来个蛤蟆老又丑!
第二章是这样的:
新台有洒(cuǐ),河水浼(měi)浼。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翻译过来就是:新台高筑黄河边,黄河水浊水接天。“燕婉之求,蘧篨不殄”的“殄”是美善之意,在这里指卫宣公长得不善,没有福相。翻译过来就是:美人儿求嫁美少年,怎奈蛤蟆讨人嫌。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最后一章是这样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yì)。
这句是说,下网本求捕鲜鱼,谁知蛤蟆落其间。比喻齐女原想嫁个美少年,结果遇上了个丑老头。“燕婉之求,得此戚施”的“戚施”指驼背,这句是说:宣姜本想嫁个称心汉,哪知驼背老汉贪美颜!
这个故事注定是场悲剧。哪个美人儿不想嫁个美少年?宣姜本来是要嫁卫宣公的太子伋的,被贪恋美貌的卫宣公霸占后,生下了公子寿、公子朔两个儿子,宣姜内心讨厌又老又丑的宣公,便去勾引太子伋想重续旧缘,没想到被太子伋拒绝。宣姜又羞又愤,由爱生恨,便和自己的小儿子公子朔同谋向卫宣公进太子伋的谗言。宣公想废黜太子伋,立公子寿为太子,于是安排太子伋出使齐国,派人冒充盗贼去半路截杀他。没想到宣姜的长子公子寿非常慈悲,他偷偷密告太子伋,劝他赶快逃跑,太子伋拒绝了公子寿的美意,公子寿只好在太子伋的船上请他饮酒,以求替太子伋受死。太子伋醉倒后,公子寿拿着太子伋出使的白旄出发了。卫宣公派出的盗贼见到白旄便以为来人是太子伋,于是杀了公子寿。就这样,宣姜失去了自己的大儿子。等太子伋酒醒了,出去追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寿,看到弟弟的尸体,大哭,并对匪徒说:你们杀错人了,你们应该杀我啊,我才是太子伋。于是匪徒又杀了太子伋,宣姜又失去了自己爱恨交加的太子伋。当盗贼拎着两个年轻人的头颅给卫宣公看时,卫宣公当场吓晕,从此一病不起,很快就死掉了。
这场家庭悲剧,毁了两个善良的年轻人,也毁了美丽的宣姜,后来她一直生活在动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