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戏和民歌是家乡泥土中土生土长的一对瑰丽的姐妹花,她曾使多少人看后心驰神往,也使多少人听后荡气回肠。
花戏和民歌称她们姐妹,正因为她们常常相依相随。每歌常伴舞,每舞必有歌,歌与舞的交融便放射出一种奇异独特的韵味。
她们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渊远流长。上千年的吸吮已经使她们博大精深,根深蒂固。
今天,当你踏上家乡的每一块土地,随处可以听到、看到她们。老到苍苍老人,小到摇摇孩童,叫个调子就会唱,给把扇子就能舞。
有外乡人这样理解小花戏:小花戏必然形式小巧,持花说戏.其实看过小花戏的人都会明白,小花戏少则两人,多可成百上千,浩浩荡荡,满堂皆春。
家乡人称她小,可能取意于在家乡人的眼中,凡小的必可爱,可爱的总昵称为小。于是对于自己最珍贵的乡土文化,有什么比小更确切的呢?
其实,花戏花戏,无花也无戏。当你看后又觉得戏里有花花中尽戏。
两把扇子一张笑脸,满场如彩蝶恋花,说说唱唱跳跳,舞步千姿百态。什么燕子衔泥、犀牛望月,什么喜鹊登梅、神猴探海,此时对花与戏的品味便只有意会神传了。
而民歌在小花戏中又成为花戏的主要点缀,几千年的民间文化沉淀和积累,淘炼出这脍炙人口的民歌小调。
在左权民歌的大腔小调诸多门类中,独独这小调流传广泛,恐怕更多原因还在于她的通俗上口,恢谈活泼而又情真坦脱吧。
尽管随送时代的变迁,新的民歌也不断出现,然而传统的小调始终百唱不厌。
从《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唱到《一不滩滩杨柳树》,从《桃花红杏花白》唱到《有了心事慢慢来》,那树丛花间,那坡上河边,多少有情人心醉,多少无限风光来。
当今时代流行之风一阵又是一阵,听多了会腻,唱多了会烦,而民歌和小花戏竟使人常听常乐,清心悦耳。我想,其中的魅力也正在于这质朴,清淡,永远也嚼不透的滋味吧……